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扣子七

2022-07-08 16:07:15 百科资料

扣子七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Panax japonicus var. major)的根茎。因其根茎分节,节处膨大,形如一排稀疏纽扣,且其功效类似于三七,故称"扣子七"。

  • 中文学名 扣子七
  • 界 植物界
  • 科 五加科

形态特征

  ​珠子参为多年生草本。根茎细长,横走,节处膨大。茎单一,茎顶有3-5片掌状复叶轮 生,每片掌状复叶由5枚小叶组成,小叶宽椭圆形,边缘有细密锯齿。花期从茎顶抽生花茎上着生伞形花序;花小,绿白色。浆果状核果,熟时鲜红色。7-8月开花19-10月结果。分 布于宋洛、新华、老君山、大岩屋、红坪、木鱼、干家坪、马家屋场、下谷坪、大九湖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2400米的沟谷林下。

扣子七

  该药具有祛瘟生新、止痈、止血的功效。用于跃打损伤、吐血、衄血、劳伤腰痛等。

  注:同届植物羽叶三七(P.japonicus var.bipinnatifidus)的根茎称"纽子七",亦称"扣子七"。其根茎节处亦膨大成纽扣状,但膨大处环纹明显,小叶5-7枚,呈羽状分裂,易与扣子七区别,其功效亦同扣子七。

化学成分

  扣子七主要成分为人参皂苷Ro和竹节人参皂苷IVa,也含有少量人参皂苷Re和Rb ,还含有微量竹节参皂苷Iv,三七皂苷R,,人参皂苷Rc,Rd及两个竹节参皂苷IVa的异构体。含奥可提罗型人参皂苷(如majonoside R,);

  扣子七挥发油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检出106个峰,共检出其中65个组分,已鉴定出36种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烯类及其含氧衍生物总含量分别占15.39%和9.22%,且以斯巴醇含量为最高;其次是2,5-十八碳二炔酸甲酯、八氢-1,4-二甲基-7-甲基乙烯奥、4(14),11-桉叶二烯、人参炔醇、4,11-十四碳二烯-环氧醚,烷烃及甾酮类。结论倍半萜烯类化合物为扣子七挥发油主要成分,斯巴醇可作为人参属植物中扣子七与其它植物的主要鉴别成分,含量较高的人参炔醇具有强的生物活性。

药用价值

  用扭体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小鼠关节炎评价扣子七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与镇痛活性.显示扣子七乙醇提取物对蛋清所致关节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炎症、醋酸所致小鼠疼痛有较强的消炎、镇痛作用,其中对蛋清所致生物性炎症的对抗作用强于二甲苯所致化学性疼痛.结果显示扣子七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