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茶围
2022-07-11 13:09:04 百科资料
亦作" 打茶会 "。旧时谓至青楼品茗饮酒取乐,即去妓女所在的青楼喝酒、抽烟、吃点心、闲聊。这种交往的方式便是"打茶围"。
- 中文名称 打茶围
- 记载 《京尘杂录·梦华琐薄》
- 亦称 打茶会
- 实质 交往的方式
一部指南书解释道:"讲到打茶围的乐趣,自较叫堂差进一步,因为叫堂差多在众目昭彰的处所,往往易受拘束,在打茶围的时候,可以稍为放浪,得以畅叙幽情,谈笑取乐。"
清 蕊珠旧史 《京尘杂录·梦华琐薄》:"入伎馆闲游者曰打茶围。"《海上花列传》第三回:"我只道耐同朋友打茶会去了。" 鲁迅 《彷徨·弟兄》:"对面的寓客还没有回来,照例是看戏、或是打茶围去了。"
京师谓逛堂子(相公寓所)为打茶围。
乾隆55年,四大徽班进京,戏曲兴旺,伶人住处称堂子。伶人皆为男性,没有女优。名伶于堂子私寓内教授徒弟。后来,名伶除了在台上献艺外,还让弟子在私寓堂子内接待客人。主要就是侑酒、打牌、侍寝等。诸多富豪、官僚、文人趋之若鹜,这些子弟艺人皆为年轻貌美的男童,称为相公。逛堂子又称为"打茶围"。这些客人叫老斗。
打茶围兴盛的年代是道咸同光四朝,经过庚子国变,走下坡路了,致民国初年,经名伶田纪云的申请,取消了相公堂子,打茶围遂湮灭。
这种狎男优的风尚不完全等同同性恋,彼时的客人老斗是上层社会,以文人风雅取胜,"菊榜、花谱"迭出。道咸时代的相公重色不重艺,风度、貌美、诗画为上品,同光以后,色艺双重。这是因为优伶重艺以后,可以把年龄增长的不利因素抵消,及至老年,生存可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