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毒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近年来各地均有散在发生。该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一般预后良好,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 中文名称 手足口病病毒
- 外文名称 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
- 病毒 肠道病毒
- 易发人群 学龄前儿童
病毒种类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这些肠道病毒在液体环境中很稳定,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Cox A16病毒

科萨奇A组16型病毒是2008年之前的主要致病病毒 ,该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病情不是很重,几乎没有死亡病例的病毒。
EV71病毒
是2008年以后发现的一种新型病毒,被称为肠道病毒71型,简称EV71,该病毒现在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越来越多,比科萨奇A组16型的毒力要强得多,引起了大量的不太严重的普通的病例,但是其中它引起的一些重症的病例病情非常严重,并且导致了部分病例的死亡。
其他
此外,还有百分之几到百分之十几的手足口病患者是由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这些病毒的毒力介于科萨奇A组16型和EV71之间。
流行病学
传染源

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者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经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主要是口腔粘膜和鼻腔粘膜)传播。
致病性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
1、由于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且无法在一次感染后获得终生免疫,因此目前(2012年6月)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对这些肠道病毒,也缺乏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因此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非常重要。
2、手足口病病毒对紫外线照射十分敏感,所以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毒。
3、餐具,碗筷等用沸水煮15分钟以上,每天最好消毒一次。
4、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结构研究

2012年10月,中科院院士饶子和宣布,他和他的研究团队已经成功“破解”手足口病的病毒,经过对庞大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人员发现EV71病毒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空心结构,另一种是实心结构。只有实心结构的病毒颗粒才会与人体细胞结合,在人体内复制,从而对人体疯狂进攻,最终对婴幼儿产生致命危害。实心病毒颗粒是由空心病毒颗粒发展而来的,空心病毒的表面分布着90个规则小孔洞,病毒的基因可能通过这些孔洞出来,然后进入人体细胞内。如果能阻止这些孔洞的形成,病毒就没法害人了。意味着治疗手足口病将有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