戾气

戾气,是指暴戾之气的意思。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也指中医学中有戾气一说,是和正气相反,和邪气相对应的。
可以看做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但更指向广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偏爱杀戮残害,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或对一些小的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处罚。同时其指向对象也不一定是一些真正的罪行严重,也可能指心地非常黑暗的人。
出自《温疫论》。
- 中文名称 戾气
- 拼音 lì qì
- 解释 病因学名词
- 出自 《温疫论》
汉语词汇
释义
乖戾、凶暴之气。
出处
宋 王巩 《甲申杂记》
例句
邪恶之气。
宋 王巩 《甲申杂记》:"一日,邑吏云甘露降。视松竹间光洁如珠。因取一枝视 刘贡父,贡父 曰:'速弃之,此阴阳之戾气所成,其名爵饧,饮之令人致疾。'"
明 张居正 《论决重囚疏》:"冤愤不泄,戾气不消。"
明 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解放日报》1941.7.7:"化戾气为祥和,易相克为相助。"
其它释义
戾气:中医学中有戾气一说,是和正气相反,和邪气相对应的。
除此,有些用法中可以理解为就是暴戾之气的意思。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 可以看做杀心重,或杀气的近义词,但更指向广泛一些,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偏爱杀戮残害,比如动不动破口大骂,往死里骂,或对一些小的坏事偏向于非常严厉处罚。同时其指向对象也不一定是一些真正的罪行严重,心地非常黑暗的人。
病因学名词。见《温疫论》。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乖戾之气、杂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戾气有多种,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通过空气传染或直接接触传染,即可散发,又可成流行之疫。《诸病源候论》卷十:"人感怪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