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成人脐疝

2022-06-30 10:15:42 百科资料
成人型脐疝(umbilical hernia in adult)是脐环关闭后,瘢痕组织在腹内压增加和腹腔脏器顶推下逐渐膨出而形成的疝,是后天性脐疝,以中,老年女性多见,常继发于长时间的腹内压增高和腹壁过度牵张。成人型脐疝的特点是不能自愈,且不断增大,易发生嵌顿或绞窄;其次是是疝内容物易和脐瘢痕皮肤粘连,通常不能还纳,须手术治疗。
  • 挂什么科 外科
  • 哪些症状 脐部有半球形肿块、腹部不适、咳嗽有冲击感
  • 好发人群 60岁以上老年人
  • 需做检查 腹部B超、心电图、疝造影
  • 引发疾病 疝嵌顿、疝绞窄、疝破裂、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脐环闭锁不全,脐组织薄弱或腹部筋膜肌肉萎缩是脐疝发生的病理基础,妊娠,肥胖,大网膜脂肪过多,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导致的腹内压增高是脐疝发生的重要诱因。

  (二)发病机制

  在幼儿期,脐环封闭,局部形成瘢痕,成为腹部薄弱处,中老人和多次妊娠者因腹肌部分变性或退行性变,腹壁更加脆弱,故当腹部压力长时间较高,腹肌受到过度牵张时,则内脏即由脐周薄弱处脱出,脐疝的囊壁及被覆层较薄,疝内容物似在皮下,内容物初期多为大网膜,随后还有小肠和结肠,疝内容物与脐疝疝囊之间常发生粘连,形成多房性的间隙,有时亦可出现肠梗阻,孕妇或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如伴发脐疝,有时会发生自发性或外伤性穿破。

症状

  临床症状

  1.症状 脐疝肿块,咳嗽和用力时疝块突出,平卧时消失,肿块局部隐痛或腹部不适,可伴消化不良,发生嵌顿时,可有不完全或完全肠梗阻的表现。

  2.体检 脐部有一半球形肿块,柔软,巨大脐疝可向下悬垂,若疝内容物为肠管,可见到肠蠕动;直立时疝突出,平卧时疝回复;有咳嗽冲击感,回纳可触及脐部缺损及圆形疝环。

检查

  常规视诊及触诊即可诊断,疝造影和B超检查有助于与其他腹壁疾病相鉴别。

鉴别

  临床尚主要应与白线疝相鉴别。

并发症

  1.疝嵌顿与绞窄 成人型脐疝的疝环狭小,周围有坚韧的瘢痕组织,因此,成人脐疝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此时突发剧烈疼痛,可出现机械性肠梗阻,急性腹膜炎及全身中毒症状。

  2.脐疝穿破 孕妇或肝硬化伴腹水患者,因腹肌受到过度牵拉,腹壁张力极大,有时会发生自发性或外伤性穿破。

  3.上消化道出血 肝硬化伴脐疝时,若行手术修补,可能加重门静脉血流的侧支循环,从而诱发上消化道大出血。

预防

  腹壁薄弱的肥胖者,中老年和经产妇及有腹内压力增高的慢性疾患者应注意咳嗽和用力的程度,当发生脐疝时应尽量采取手术疗法。

治疗

  成人脐疝不能自愈,且易嵌顿和绞窄,因此均应手术治疗。但继发于肝硬变腹水者,老年患者伴有严重心、肺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禁忌手术治疗,一旦发生嵌顿或绞窄,仍应紧急手术。

  作横向梭形切口,切开腹直肌前鞘,齐疝环处离断疝囊颈,分离粘连,切除疝囊壁及其外层覆盖物,回纳疝的内容物,行疝囊高位结扎或腹膜切缘对合。沿疝环的四周游离腹横筋膜和腹直肌鞘,分层横形缝合。如疝环较大,则可重叠加强缝合。

  (1)将横形切开的腹直肌鞘上、下两叶潜行游离后缝合

  (2)下叶的切缘缝于上叶的深面

  (3)再将上叶的切缘重叠缝于下叶的浅面

  亦用可人工合成修补网片进行修补,优点是无张力缝合。值得提出约70%的成人脐疝可伴有腹直肌分离,对这类脐疝宜采用直切口,便于同时修复缝合分离的腹直肌。少数巨大脐疝回纳后可能影响静脉回心流量,横膈抬高也会干扰通气和氧合作用,尤在老年患者更须监测心、肺功能。

饮食

  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膳食纤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