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022-06-27 18:20:15 百科资料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也称为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异常,是引起髋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也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一般认为该病在女性的发病率要高于男性,男女比例约为1:5,并且在1/4的患者中存在家族史。在正常的髋关节,碗状的髋臼对球形的股骨头覆盖良好,髋臼和股骨头之间还有一些软骨和关节囊起到稳定的作用。当髋臼发育不良时,髋臼碗变浅并且向外翻转,导致它对股骨头的包容性变差,股骨头容易向外上方移位,发生半脱位。

症状体征

  成年人的髋臼发育不良大多数在25至40岁之间出现症状。早期的表现为髋关节的疲劳、酸胀、隐痛,出现这些症状的部位可以是在大腿根,也可以是大腿前方或臀部。当疾病进展时,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瘸腿、静止时疼痛,由于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患肢变短。随着骨性关节炎的加重,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受到影响。

脱位级别

  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根据股骨头头脱位程度分为四度:Ⅰ度:股骨头仅向外方移位,位于髋臼同一水平;Ⅱ度: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相当于髋臼外上方水平;Ⅲ度:脱出的股骨头位于髂骨翼的部位;Ⅳ脱出的股骨头上移达骶髂关节水平。

疾病病因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发病率高。该病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倾向性,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约为1:4-6。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病因与遗传因素、关节韧带松弛、胎位异常等有关。

用药治疗

  早期髋臼不良的治疗原则是减少关节的负重、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以阻止髋关节发生脱位。对于早中期患者而言,可采取手术治疗增加髋臼覆盖、防止关节半脱位,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手术方法有很多,如髋臼截骨术、周围截骨术、内移截骨术、髋臼造盖术等等。

  晚期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常常同时伴有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大部分已经破坏殆尽,髋臼和股骨头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这时,关节疼痛剧烈,患者举步维艰。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手术首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疾病诊断

  在骨盆正位X线片上,髋臼发育不良主要表现为髋臼发育浅小或浅平,股骨头的负重点外移,髋关节内侧间隙增宽,并继发骨性关节炎。医生可采取多种专业方法测量髋臼和股骨头之间的相对位置,对疾病做出最终诊断。

并发症

  由于误诊、或治疗失败等原因,本病如未能在儿童期治愈,至成年逐渐出现髋关节的疲劳、酸胀、隐痛,当疾病进展时,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跛行、静息疼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