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桥

憩桥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贵驷社区的一座古桥,建于清末光绪年间,桥南有憩亭,旧时以茶会和施茶活动著名。
- 中文名 憩桥
- 外文名 Qi Bridge
- 位置 宁波市镇海区贵驷
- 类型 石板平桥
桥梁简介
憩桥是一座石板平桥。相传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一次巡视海防时途经此桥,并在过桥四十步之遥的凉亭间稍憩。"憩桥"、"憩亭"由此而得名。憩桥被列为镇海区文物保护点。
附属设施
憩桥凉亭畔有一栋两层小楼房,其中一楼墙面嵌有一块载文石碑。虽然部分碑体已经风化,但文字记载犹依稀可读,文章标题为"憩桥茶会记"。内容大意是,憩桥镇古有憩亭,为往来通衢和行人休息场所,公设茶会,由三名热心人士义务轮流施茶。碑上刻有助银洋者姓名和数目,也有捐房及捐地的。立碑落款时间为光绪三十二年八月,至今已历经百年风雨。整体来看,这栋晚清时期房屋的建筑风格仿明代。其四边屋顶翘角以 "大牛腿"构件支撑,显得古朴而庄重。
据记载,该楼一层房间专门用来存放施茶所需的茶叶、水缸、灶台等必备物品和设施。每年5月至9月间,凉亭内设置两个盛满凉茶水的缸。其中一缸凉茶煮时放适量茶叶,另一缸凉茶则放 "秋花" (中草药)。来往过客可以拿起带竹柄的毛竹筒,从缸中舀凉茶对口饮水解渴,随意在凉亭四周摆放的长条石上就座歇脚,纳凉消暑。
文化意义
古代宁波内河水系发达又通大海。在各水路航运码头、陆地交通要道路口,一般都建有凉亭,民间善心人士往往会通过自愿捐资或义务劳动,向过往路人无偿提供施舍茶水、草鞋等公益性社会服务。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镇海憩桥的茶会和施茶活动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这里的古碑、古亭、古桥至今仍在默默地向人们展示着中华民族以礼相待、助人为乐的文明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