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心人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出自卓文君所著《白头吟》诗句。
- 作品名称 愿得一心人
- 作者 卓文君
- 创作年代 汉代
- 体裁 乐府
诗歌原文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曰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注释译文
①皑、皎:都是白。 ②两意:就是二心(和下文"一心"相对),指情变。 ③决:别。 ④斗:盛酒的器具。这两句是说今天置酒作最后的聚会,明早沟边分手。 ⑤躞蹀:行貌。御沟:流经御苑或环绕宫墙的沟。东西流,即东流。"东西"是偏义复词。这里偏用东字的意义。以上二句是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⑥这句话连下两句是说嫁女不须啼哭,只要嫁得"一心人",白头到老,别和我一样,那就好了。⑦竹竿:指钓竿。袅袅:动摇貌。 ⑧徒徒(应加竹字头,音筛):形容鱼尾象濡湿的羽毛。在中国歌谣里钓鱼是男女求偶的象征隐语。这里用隐语表示男女相爱的幸福。 ⑨意气:这里指感情、恩义。钱刀:古时的钱有铸成马刀形的,叫做刀钱。所以钱又称为钱刀。
诗歌背景
司马相如意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在锦衣玉食之时弃糟糠而慕少艾时,卓文君作了一首《白头吟》,说道: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曰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蹀躞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杆何袅袅,鱼儿何徙徙,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 并附书:"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卓文君哀怒的《白头吟》和凄怨的《诀别书》,使得司马相如大为不忍,想到了当年的患难相随。
这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它巧妙地通过抒情主人公的言行,塑造了一个个性爽朗、感情强烈、头脑清醒的女性形象。诗的开头两句以高山白雪、云间皎月来象征女子爱情的纯真和品格的高洁。她容不得半点卑污,所以"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闻"之即"来","来"之即"绝",语言紧凑利落,气势咄咄逼人,充分表现了她处事果断、大胆泼辣。她对理想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体验真切见解深刻,也显示出她是一位有主见、有头脑的女性。 全诗时而今,时而昔,时而言已:"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时而言他:"男儿重义气,何用钱刀为?"回环交错,层层递进。全诗的脉络似乱不乱,如断又续,既真实地刻画了女主人公心烦意乱、思虑万千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显示她思想的冷静和周密。有人误认为此篇是卓文君的作品。据《宋书·乐志》,此篇是汉代"街陌谣讴",与卓文君无关。 原诗: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① 闻君有两意,②故来相决绝。③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④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⑤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⑥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⑦鱼尾何徒徒。⑧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作者简介
卓文君,汉代才女,原名文后,西汉临邛人,原籍邯郸冶铁家卓氏。卓家以冶铁致富,秦始皇灭赵进行统一之际,强迫邯郸富户迁移到川峡等地,邯郸城卓氏被迁临邛。
诗歌鉴赏
卓文君貌美有才气,善鼓琴,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卓文君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以"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一句是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