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惶惶不可终日

2022-06-27 11:07:26 百科资料

惶惶不可终日, 惶惶,亦作"皇皇",急躁、慌乱、心神不定的样子。词语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出自郭沫若《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

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含贬义。

  • 中文名称 惶惶不可终日
  • 外文名称 to be on tenterhooks; to be in a constant state of anxiety
  • 拼音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 解释 指心慌意乱,神不守舍
  • 出处 《我怎样写...》,《二十年后》

解释

  基本解释: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词语分开解释:惶惶: 恐惧不安:人心~ㄧ~不可终日。也作皇皇。

  不可终日: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示例

  义军进逼京城,吓得朝廷官僚们~,崇祯上吊,皇城禁军作鸟兽散。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担心害怕到了极点

相关词语

  近义词 坐立不安、闻风丧胆、魂不守舍

  反义词 处之泰然、临危不惧、无所畏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