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交响曲

约瑟夫·海顿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又被称为"交响乐之父"。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交响乐固定成为四个乐章,给了交响乐一个基本格式。惊愕交响曲(又称海顿第94号交响曲、G大调第94号交响曲,Symphony No.94 in G Major)是他的十二首伦敦交响曲的第二首,写于1791年,于1792年3月23日在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首演。据说因为当时的观众聆听演奏会时,总是一不小心就睡着了,因此海顿谱了这首曲子。演奏到第二乐章时,睡着的观众总是被这巨大的声响给吓醒,借此提醒观众不要睡着了。因为第二乐章的力度有强烈的变化,所以作品又名惊愕交响曲(the Surprise Symphony)。
- 中文名称 G大调第94号交响曲
- 外文名称 Symphony in G major No. 94, "Surprise"
- 作品别名 汉语:惊愕交响曲;英文:the Surprise Symphony
- 创作时间 1791年
- 谱曲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
编制
全曲采两管制;为木管与铜管乐器,在各声部皆配以两支,弦乐器不适用两管制。
木管乐器:2长笛、2双簧管、2单簧管、2低音管
铜管乐器:2法国号、2小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
弦乐器:第一部、第二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全曲演奏一般耗时23分钟左右。
曲式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I. 慢板-有活力的甚快板(Adagio-Vivace assai)
首先由双簧管奏出徐徐的前奏旋律,接着弦乐成为背景音乐,再渐弱。木管乐器再次奏出与前面一样的旋律,并且以长笛来加强效果。当弦乐再次出现时,大提琴与低音提琴也跟着随后出现,并制造出一种神秘的情境,接着慢慢渐强再突然渐弱结束。
II. 行板(Andante)
主题再以另一种不一样的情境中开始。重复两次一样的旋律,第一次大声,第二次则慢慢渐弱。当旋律极弱的同时,突然奏出了一个特大的声响,创造出惊愕的效果。下半段的弦律,加入了木管乐器的装饰。
III. 小步舞曲:很快的快板(Menuetto: Allegro molto)
十分轻快的小步舞曲形式,共分两个乐段,每段各重复一遍,中间的称中段,同样由两个乐段组成,也各自重复一遍。在中段里,小提琴和低音管演奏出非常奇怪像耍杂技般的旋律,它们在第二段中做了一点变化。最后再回到原先的小步舞曲旋律后,结束。
IV. 终章:很快的快板(Finale: Allegro molto)
回旋奏鸣曲式,兼有回旋曲的轻快华丽与奏鸣曲的复杂变化。乐章由两个活泼的、快速行进("非常快的快板")的主题推进,最后由木管乐器提供两个不协和和弦结束。
由来
新作品演奏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大家都想见识一下这是什么音乐。乐曲的第一乐章速度很快,感觉轻巧流畅。第二乐章速度变慢,开始部分是弱起,非常轻,没有什么变化,听众十分轻视这种催眠似的音乐,觉得和海顿以往的作品没什么区别。听众们又在昏昏欲睡,刹那间乐队用最大的音量演奏,爆发出强烈的声音,定音鼓猛烈地敲击,模仿惊雷的声音,狠狠地将打盹的听众吓了一跳。乐曲第三乐章是小步舞曲,轻快活泼,音乐诙谐富有活力。第四乐章速度变得更快,好像是人们在欢快地舞蹈。乐曲演奏完了,听众出了丑,海顿很快活,傻了眼的听众被惊醒之后,也哈哈大笑。此后人们就把这部作品称为《惊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