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悯农三首

2022-07-11 20:17:44 百科资料
  • 外文名 无
  • 作品名称 悯农三首
  • 作品别名 悯农
  • 创作年代 唐代
  • 作品出处 不详

作者简介

李绅像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作品悯农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农民把一粒粒谷子种下,秋天就可以收到很多粮食。虽然全国各地的土地都被农民耕种,但农民还是因为粮食全被佞官夺去而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

其三

  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

  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

  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

  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译文:

  在田地里扶犁耕种的男儿,理应有饭吃,吃得饱,但是实际上却挨饿;在窗牖下投梭织布的妇女,理应有衣穿,穿得暖,但是实际上却在受冻。我希望燕地赵地的美女,都变成面目丑陋而德行贤惠的嫫母;那么,她们的笑,就不可能再那样值钱,也就再不至于有一笑千金的挥霍现象了。这样于国于家都有利,都会好起来。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