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悬铃木科

2022-07-14 22:34:04 百科资料

双子叶植物纲金缕梅亚纲的1科。 高大的落叶乔木,具大型而掌状裂的叶片,有长叶柄,果体藏在膨大的叶柄基部,托叶大,上部平展而张开,下部鞘状。花雌雄同株,头状花序。萼片3~8;花瓣与萼片同数;雄蕊3~8;子房有离生心皮3~8个。果实由多数小坚果集合成球形的聚合果,小坚果基部围有长绒毛。1属7种,分布于北美、东欧及亚洲西部。中国引种3种,以杂交种二球悬铃木最常见,各地广泛栽培。另两种为原产东欧及西亚的三球悬铃木和原产北美的一球悬铃木。(见彩图) 悬铃木的化石广泛分布于北美、西欧及格陵兰的第三纪及白垩纪地层;在中南半岛发现有1种羽状脉全缘叶和多个球形聚合果的野生种Platanus kerrii,可能更近于本科的祖先。

  • 中文名称 悬铃木科
  • 拼音 xuán líng mù kē
  • 学名 Platanaceae T. Lestib. (1826)
  • 界 植物界
  •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地理分布

  悬铃木树干较直,树冠宽广多分枝,适于 城市绿化和行道树。中国北起辽宁、河北、西至甘肃,南至广东均栽种为行道树,尤以长江沿岸城市广为栽培,生长最盛。

形态特征

  高大的落叶乔木,具大型而掌状裂的叶片,有长叶柄,具叶柄下芽,果体藏在膨大的叶柄基部,托叶大,上部平展而张开,下部鞘状。花雌雄同株,头状花序。萼片3~8;花瓣与萼片同数;雄蕊3~8;子房有离生心皮3~8个。果实由多数小坚果集合成球形的聚花果,小坚果基部围有长绒毛。

种属分布

  1属7种,分布于北美、东欧及亚洲西部。中国引种3种,以杂交种二球悬铃木最常见,各地广泛栽培。另两种为原产东欧及西亚的三球悬铃木和原产北美的一球悬铃木。

  化石:悬铃木的化石广泛分布于北美、西欧及格陵兰的第三纪及白垩纪地层;在中南半岛发现有1种羽状脉全缘叶和多个球形聚合果的野生种Platanus kerrii,可能更近于本科的祖先。

  价值:悬铃木树干较直,树冠宽广多分枝,适于城市绿化和行道树。世界亚热带及温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北起辽宁、河北、西至甘肃,南至广东均栽种为行道树,尤以长江沿岸城市广为栽培,生长最盛。

  亲缘关系:悬铃木科和金缕梅科有亲缘关系,在形态结构上似乎比金缕梅科稍为简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