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患难见知交

2022-07-04 03:50:33 百科资料

作者:〔清〕王晫

王晫,初名斐,字丹麓,号木庵,自号松溪子,浙江钱塘人。生于明末,约生活于清顺治、康熙时。顺治四年秀才。旋弃举业,市隐读书,广交宾客。工于诗文。所著有《遂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墙东草堂词》及杂著多种。

  • 作品名称 患难见知交
  • 创作年代 清
  • 作品出处 《今世说》
  • 文学体裁 文言文
  • 作者 王晫

作者介绍

  作者:〔清〕王晫

原文

  赵洞门为御史大夫,车马辐辏(còu),望尘者接踵于道。及罢归,出国门,送者才三数人。寻召还,前去者复来如初。时独吴薗次落落然,不以欣戚改观也。赵每目送之,顾谓子友沂曰:"他日吾百年后,终当赖此人力。"未几,友沂早逝,赵亦以痛子殁(mò)于客邸(dǐ)。两孙孤立,薗次哀而振之,抚其幼者如子,字以爱女。一时感叹赵为知人。 --(选自《今世说》)

注释

  (1)赵洞门:人名。

  (2)辐辏:原指车轮的辐条集中于毂上。此处形容如同车辐一样聚集到中心上。

  (3)望尘者:拜访的人。

  (4)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

  (5)于:在。

  (6)及:等到。

  (7)罢归:免职。

  (8)欣戚:这里指富贵或失势。

  (9)改观:改变态度。

  (10)友沂:赵洞门儿子的名字。

  (11)殁:死。

  (12)客邸:外地旅舍,客店。

  (13)振:通"赈",救济。

  (14)字:嫁。

  (15)寻:不久。

  (16)咸:全,都。

  (17)目送:随其人之去而以目注视,在此表看重之意。

译文

  赵洞门作为御史大夫,门前车马汇集,前来拜访,献媚他的人络绎不绝。等到他被免官归里,离开京城时,为他送行的人三三两两。不久后,他被朝廷召回起用,以前离开的人们又像当初那样前来拜访。当时只有吴薗次一个人光明磊落,不因赵洞门富贵还是失势而改变对他的态度。赵洞门常常目送他出门,回头跟儿子赵友沂说:"将来我去世后,最终要依赖这个人来帮助我们家。"没多久,友沂早逝,赵洞门也因失去儿子而悲痛,死于客居外地的府邸。他的两个孙子无依无靠,吴薗次哀伤地救济他们,把小的那个孙子当儿子一样抚养,他又把自己的爱女许配给他。一时间,人们都感叹赵洞门善于识别他人。

名篇撷英

  文中叙述了赵洞门当官时,门庭若市;被免官后,门可罗雀;再被起用时,门前又是车马络绎不绝,这其中尽显世态炎凉。然而在这芸芸众生中,却有吴菌次这样一个不以富贵或失势改变态度的人,他对赵洞门的态度始终如一。尤其是赵洞门和儿子亡故后,他更是把赵的孙子视同自己的儿子。这正如古训所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感悟

  1、我们对于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被那些阿谀奉承,拍马屁的人花言巧语所蒙蔽。

  2、做人要正直、光明磊落,要像文中的吴薗次那样不因别人有势力就奉迎,也不因别人不得势而冷落别人。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