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悖逆

2022-07-12 22:49:21 百科资料

悖逆,拼音:bèi nì,汉语词语,意思为违背正道。

  • 中文名称 悖逆
  • 拼音 bèi nì
  • 释义 违背正道
  • 出处 《礼记·祭义》

释义

  1、违背正道。2、违反正道、犯上作乱。

出处

  《礼记·祭义》

例句

  1、违逆;忤逆。

  《礼记·祭义》:"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

  《晋书·阎缵传》:"今 遹 无状,言语悖逆。"

  《新唐书·宦者传下·韩全诲》:" 全忠 虽外示顺,终悖逆,皆不可倚。"

  《大明熹宗哲皇帝宝训卷之四·安属国》:"天启三年十二月(初八)癸巳,礼部尚书林尧俞等言朝鲜废立之事,……臣部据闰十月内登莱抚臣(袁可立)揭送彼国公结十二通,十一月内毛帅呈送彼国公揭十二通,自宗室以至八道臣民合词一口,皆称晖为悖逆,倧为恭顺,人情如此。"

  明·朱鼎 《玉镜台记·闻鸡起舞》:"非惟不能为国分忧,且有悖逆之语。"

  清 吴敬梓 《儒林外史》第七回:良臣良佐,忽为悖逆之人。

  2、抗命叛乱。

  《后汉书·班超传》:"而 焉耆 王 舜 、 舜 子 忠 独谋悖逆,恃其险隘,覆没都护。"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浊漳水》:" 汉景帝 时,七国悖逆。"

  沙汀《还乡记》十:"而他这个迹近悖逆的行动,立刻把保长点燃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