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息肉恶变

2022-07-04 00:13:13 百科资料

肠息肉属常见的肠道疾病,是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症状表现为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如果是炎性增生息肉,其病理性质为良性,如果肠息肉伴不典型增生,很容易发生癌变。

  • 中文名称 息肉恶变
  • 释义 常见的肠道疾病
  • 属性 疾病
  • 症状 大便周围带血和便后出血

病理表现

  1、病理变化:

  ①一般认为,息肉是癌变的前期,从病理角度来看,腺瘤有恶变倾向。

  ②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恶变度很高,约占60%。

  2、息肉大小,腺癌息肉越大,恶性率越高。

  3、息肉的位置:高位息肉较低位的易癌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而在乙状结肠的癌变率为24.8%.

  4、息肉形状: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有蒂癌变率为4.5%,而广基癌变率为10.2%,无蒂息肉癌变率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

  及早治疗,争取抓住最佳治疗时机COOK痔疮枪:用灵巧的仪器,把痔疮逐个套住并结扎、让其瞬间脱落,治疗过程干净利落,仅需20分钟。

  优点:出血少、痛苦小,创伤小,无需住院,无任何后遗症,不破坏直肠与肛管的正常结构和外观。

  适应症:内痔、直肠息肉及肛周疾病。

  术后护理

  ①摘除息肉后应卧床休息,以减少出血并发症,注意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呕血、便血、有无腹胀、腹痛及腹膜刺激症状,咽部有无水肿、疼痛、有无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②胃、十二指肠息肉摘除术后应禁食6h,6h后进流质饮食1天,继而进无渣半流质饮食3天。大肠、直肠息肉术后即可进流质或半流质饮食,1周内忌粗糙食物。

  ③保持术后大便通畅,可用适量番泻叶冲泡代茶饮,同时采用拇指按中皖、天枢、足三里、丰隆各1min,1日3-4次。

  ④术后有少数患者发生腹部胀痛、肠胀气,多因手术中注入气体过多所致,可采用针灸补虚泻实的方法,针刺足三里、中皖,留针15min,可缓解腹部胀痛,迅速减轻肠胀气。

饮食禁忌

  肠息肉,在儿童和青年中多发,它在临床上又可以叫做直肠腺瘤,有单发性和多发性之分。单发性直肠息肉多见于2-8岁儿童,极少发生恶变;多发性好发于青壮年,有明显家族遗传性,病变范围广,易发生恶变。直肠息肉主要症状是大便表面带血,除到医院就诊治疗外,饮食上应注意以下两点:

  1、不宜吃酸、辣、辛等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腻食物,多吃含纤维素的水果、蔬菜等。

  从饮食方面进行调理,有利于直肠息肉的治疗以及康复。

病变原因

  ①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炎症可能是引起肛门直肠恶变的要素。如慢性细菌感染、阿米巴痢疾、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憩室炎、痔疮、肛瘘、肛裂、化脓性汗腺炎、毛囊炎等长期刺激肛门皮肤,也可引起恶变。

  ②良性肿瘤恶变:直肠家族性息肉病、直肠腺瘤、乳头状瘤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导致恶性病变。

  ③性病所致:不洁性交,使肛门部患了疑难杂症或乳头状纤维瘤,长期摩擦刺激,可引起恶变。

  ④饮食因素: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的饮食与直肠恶变发病有关。这是因为高脂肪食物可使胆汁分泌增多,促进肠道细菌生长,而胆醇、胆盐在厌氧菌作用下,形成不饱和胆固醇,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增加,这二种致癌物数量增加,促进直肠恶变发病。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