怫然
2022-07-04 23:28:54 百科资料

怫然,读音为fú rán,汉语词语,意思是忿怒的样子。
- 中文名称 怫然
- 拼音 fú rán
- 解释 忿怒的样子
- 引证解释 《战国策·魏策》
解释
忿怒的样子。
出处
《战国策·魏策》秦王怫然怒。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怫然曳笏却立。
《庄子·天地》: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
宋·胡铨《上高宗封事》:夫三尺童子至无知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桓公怫然曰:"寡人南伐楚,至于召陵;北伐山戎,刜令支,斩孤竹;西涉流沙,至于太行;诸侯莫余违也。寡人兵车之会三,衣裳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虽三代受命,何以过于此?封泰山,禅梁父,以示子孙,不亦可乎?"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时先生未大显贵,怫然曰:"曲笔以媚权贵,君子不为也。"
茅盾《子夜》五:吴荪甫怫然,用劲地看了微笑着的屠维岳一眼。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