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急性附睾炎

2022-07-09 06:11:40 百科资料
急性附睾炎为附睾的非特异性感染,是阴囊内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多由于后尿道炎、前列腺炎及精囊炎沿输精管逆行感染所致,血行感染少见。致病菌以大肠埃希杆菌和葡萄球菌为多见,常见于中青年,尿道狭窄、尿道内器械使用不当、膀胱及前列腺术后留置导管等,常会引起附睾炎的发生。其次为淋巴途径,血行感染最为少见。
  • 挂什么科 泌尿外科
  • 哪些症状 阴囊红肿、疼痛剧烈、疼痛可向腹股沟区放散、部分病人有小腹疼痛、附睾、睾丸明显增大变硬
  • 好发人群 儿童、中青年、老年均可患病
  • 需做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阴囊彩超
  • 引发疾病 不孕症、附睾囊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尽管阴囊外伤或无菌尿从尿道经输精管反流偶可引起附睾炎症,但是绝大多数病人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国外有研究认为,35岁以前的附睾睾丸炎多在性交后感染沙眼衣原体和(或)淋球菌等病原体导致,而35岁以上的附睾睾丸炎则多由非性传播的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所致。但是同性恋的男性也可在肛交后发生肠道杆菌导致的附睾睾丸炎。一般认为病原体进入尿路导致尿道炎、膀胱炎或前列腺炎,由此穿过淋巴系统或经输精管直接侵入附睾及睾丸。另外,扁桃体炎、牙齿感染或全身感染时致病菌进入血流也可导致附睾炎的发生。如果近期行器械操作如尿道扩张术,或曾留置尿管,则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感染是更常见的原因。幼儿附睾炎反复发作提示尿路可能存在解剖异常,从而使尿液进入精囊所致。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约80%的附睾炎可以找到病因,但仍有20%的附睾炎病例病因不明,有人认为过敏及免疫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二)发病机制 附睾炎早期是一种蜂窝织炎,一般在输精管开始再延伸至附睾尾部。在急性期,附睾肿胀高低不平。感染一般从附睾尾延至附睾头。此时如切开附睾可见小脓肿,鞘膜分泌液可呈脓状。精索变厚,睾丸的肿胀是继发于被动充血,极少数病例睾丸同时发生炎症。早期组织学见水肿及中性白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即出现脓肿。感染在后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管周围的纤维化可使管腔阻塞。如为双侧附睾炎,可发生男性不育症。

症状

  急性附睾炎往往于频繁的性生活后发病。起病突然,双侧阴囊坠胀不适 ,局部疼痛甚重,影响行动。疼痛可向同侧精索、腹股沟及下腹部放射。伴有周身不适及高热。可以有尿路刺激症状。附睾肿胀在短期内可达正常的二倍。检查时可见患侧附睾肿大, 有明显触痛,有时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炎症较重时,阴囊皮肤红肿。同侧精索增粗且触痛较重。有时可伴有鞘膜积液和精索静脉曲张。尿中可见较多的白细胞。血中自细胞数明显增加。

检查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9/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急性附睾炎时,B超显示附睾弥漫性均匀肿大;也可局部肿大,多见于尾部,呈结节状,有球形感。内部回声不均匀,光点增粗,回声强度较睾丸低,境界模糊。部分可与阴囊壁粘连,阴囊壁增厚,常伴鞘膜积液。同侧精索增粗,精索静脉曲张。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 D F I )显示血流信号明显增多,脉冲多普勒( P D) 检测动脉血流速加快。

鉴别

  1.睾丸扭转 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30岁以上少见,普雷恩征阳性,而急性附睾炎普雷恩征阴性。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扭转侧血液灌注降低,彩超见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2.睾丸肿瘤 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形态消失,附睾常不易扪及,透光试验阴性。B超及CT有助诊断。血AFP或HCG常增高。

  3.结核性附睾炎 一般很少有疼痛及发热,触诊附睾与睾丸界限清,肿块质硬,病灶常与阴囊壁粘连或有脓肿、窦道形成,输精管可有串珠样改变,前列腺及精囊亦有结核病灶。

并发症

  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形成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闭塞。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预防

  对于有尿路感染及前列腺炎的患者,必须进行彻底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避免病原体移位感染附睾以及睾丸组织,必要时为了防止反复发作,可行同侧输精管结扎。同时应注意生殖器卫生,年轻男性避免过度手淫以及频繁性生活,由于性兴奋后尿道扩张、充血,容易因逆行性感染诱发附睾炎。

治疗

  (一)治疗

  1.内科治疗 由于附睾炎的病因是细菌性而不是尿液逆流,所以应采用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常由肠道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按细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如对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敏感,应每天口服2次共4周,特别是伴有细菌性前列腺炎者更为有用。若局部红肿明显,血白细胞增多,体温上升,应静脉滴入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改口服抗生素。均应对这些病人的泌尿生殖道进行检查。其他一般支持疗法:在急性附睾炎期间应卧床休息。阴囊用人工托,可以减轻疼痛。如附睾疼痛较重,可用1%利多卡因20ml由睾丸上端处精索行局部注射,减轻不适,亦可用口服止痛及退热药。在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晚期可用热敷,加速炎症消失,减轻病人不适。有时应用吲哚美辛(消炎痛)亦可减轻症状。急性期间避免性生活、体力活动,二者均可加重感染症状。急性期用中药如意金黄散用香油(也有用醋,对皮肤刺激大)调匀,敷于阴囊上,盖以纱布,消炎镇痛效果好,若同时予以热敷,效果更好。

  2.外科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附睾炎经药物治疗后自行消失,但有3%~9%病例在急性期1个月发生脓肿。有1组病人610例急性附睾炎,有19例由于化脓性附睾睾丸炎而做附睾睾丸切除术。少数急性附睾炎(1%)发展为睾丸梗死而行睾丸切除。有人主张对不能控制的急性附睾睾丸炎进行手术探查。如没有累及睾丸可仅作附睾切除。

  (二)预后

  急性附睾炎及时诊断并得到适当治疗后。一般均可恢复而不发生并发症。症状完全消失约需2周,4周或更长时间才能使附睾恢复正常大小和质地。双侧急性附睾炎可导致患者生育力下降或不育,不过临床上少见。

饮食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