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火救援

《怒火救援》是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一部动作片。该片由托尼·斯科特执导,丹泽尔·华盛顿、达科塔·范宁、拉妲·米契尔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前特种兵克雷塞退役后,受雇成为一名保镖;在受雇期间为拯救被绑架的女孩皮塔与绑匪之间斗争的故事。
影片于2004年8月23日在美国上映。
- 中文名 怒火救援
- 类型 动作,惊悚,剧情,犯罪
- 外文名 ManonFire
- 主演 丹泽尔·华盛顿,达科塔·范?
- 其他名称 怒火中烧,怒火拯救,愤怒复仇
剧情简介

克雷塞(丹泽尔·华盛顿饰)曾是一名经验丰富的特种部队的军人,退役后的他负疚于自己曾经执行过的任务,由于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终日将自己浸泡在酒精和麻木之中。他的老友(克里斯托弗·沃肯)不忍见他如此消沉下去,于是邀他前往墨西哥,并为他提供了一份保镖的工作,在墨西哥城,绑架的案件时有发生,那些家境富裕孩子往往成为绑架者的首选。克雷塞受命保护的就这样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刚刚十岁的平塔(达科塔·范宁饰),由于她的父母接到了绑匪的威胁,因此雇佣了克雷塞。
在与平塔的相处之中,克雷塞被活泼可爱的平塔所感染,原本悲观的人生观也开始逐渐改变,这个小女孩让他重新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可当两人的心渐趋靠近的时候,平塔遭到了匪徒的绑架,怒不可遏的克雷塞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被撕票的平塔复仇,他又从保镖转变成了一名战士,他要向那些绑匪展开疯狂的报复……他与当地一位女记者联系,获得一些绑匪的信息。他步步深入,探知幕后黑手,并发现绑架案与平塔的父亲有关。平塔的父亲愧疚自杀,克雷塞随后劫持了绑匪的妻子和兄弟,在得知平塔还活着后,与绑匪交换了平塔,并且被绑匪带走,绑匪头目当天被警方逮捕时所杀。
虽然影片最后用字幕交代了最后"声音"的死,感觉这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但实际上,本片改编自A·J·昆奈尔(A.J.Quinnell)于1980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在幕后制作部分有详细说明。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
Marcos | Diego Torres |
Preso | Lucas Akoskin |
Guardia de enfermería | Héctor Anglada |
Guardia Penitenciarios | Sergio Arroyo |
Oficial Gendarmería | Mario Barreiro |
Ordenanza Jurgado | Antonio Barrio |
Hombre restaurant | Carlos Bermejo |
Periodistas | Camila Bertone |
Juez Lombardi | Luis Brandoni |
Ordofiez | José Caceres |
Guardia Gendarmería | Mauricio Castro |
Ferraro | Mauricio Dayub |
Sebastián | Damián de Santo |
Madre de Sebastián | Eva Fernandez |
Quiko | Claudio Gallardou |
Ramírez | Edilio Gonzalez |
Del Vecchio | Pepe Novoa |
Dra. Lavalléri | Ingrid Pelicori |
Dr. Cambiasso | Rodolfo Ranni |
Chofer Celular | Leandro Regúnaga |
Lechón | Santiago Rios |
Empleada | Josefina Sansuste;Pamela Whelan |
Cara de Goma | Osvaldo Santoro |
Dr. Erize | Pablo Shilton |
Hombre (as Juan B. Stagnaro) | Juan Bautista Stagnaro |
Médico 1 | Juan Carlos Staudt |
Griego | Rubén Stella |
Médico 2 | Juan Carlos Ucello |
Padre Efrain | Vando Villamil |
职员表
制作人 | 何塞·路易斯·加尔西 |
---|---|
导演 | 托尼·斯科特 |
编剧 | 布莱恩·海尔格兰德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丹泽尔-华盛顿饰演克雷塞 一名退役的前特种兵,在退役后为摆脱沉沦的生活而受雇保护一位百万富翁的女儿皮塔,在与皮塔相处了一段时候后,逐渐找回人生希望,但不幸的是皮塔被墨西哥城绑匪看中并在克雷塞眼皮下被绑架了,此后克雷塞为拯救皮塔而向绑匪展开报复。 |
![]() | 演员名: 达科塔-范宁饰演Pita 配音: ---- 简介: 一名墨西哥城富翁的女儿,不断用其活波的性格感染迷失的克雷塞,但不幸的是被当地绑匪看中而受到绑架;此后克雷塞甘愿作为人质而营救回来。 |
![]() | 拉妲·米契尔饰演丽莎 墨西哥城富翁山姆的妻子,在得知女儿皮塔被绑架后伤痛欲绝,此后参与协助克雷塞拯救自己的女儿,并与其共赴绑匪约定的人质交换地点。 |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拍摄花絮
- 海尔格兰德其实创作了两个故事。一个发生在影片的前半段,即主人公在小女孩的感染下重新恢复正常生活;一个是影片后半段,主人公为营救小女孩展开了复仇之旅。而在海尔格兰德本人看来,影片故事堪比“美女与野兽”。
- 在该片之前,斯科特曾与丹泽尔·华盛顿合作过《红潮风暴》,斯科特认为华盛顿非常适合扮演外表迷人而内心阴暗的角色,而且对自己强硬的特质收放自如。
- 托尼·斯科特和制片人卢卡斯·福斯特之所以决定由达科塔·范宁扮演小女孩皮塔,是因为范宁在《不一样的爸爸》中的表演给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为了化身伸手不凡的贴身保镖,华盛顿接受了影片顾问及保安专家唐·罗什(Don Rosche)指导的一系列训练,从而学会了职业保镖的动作习惯和思维方式。与此同时,范宁也花费了数月时间学习游泳、西班牙语和钢琴。拍摄之余,范宁经常与在片中扮演父母的马克·安东尼和拉达·米契尔呆在一起,以培养一家人的亲近氛围。
- 为了赋予影片真实感,片中的大多数场景都在墨西哥城实景拍摄。剧组的所有演职人员和器材要搭乘50多台车辆,由于墨西哥城的街道狭窄而拥挤,所以每天赶路都需要花费数小时,而且罢工还是墨西哥城的家常便饭,剧组的行程可谓难上加难。
- 在摄影方面,斯科特和摄影指导保罗·卡梅伦(Paul Cameron)选用了能够自由控制升、降格的传统手摇摄影机和颜色更生动的反转胶片,从而打造出令人惊讶的影像风格。另外,卡梅伦还使用了Panavision XL和16mm摄影机,以最大限度的灵活取景。为了增加特别场景的视觉冲击力,剧组甚至用多台摄影机同时取景。
- 导演托尼·斯科特曾有望执导1987年版的《怒火复仇》,但当时他在好莱坞还名不见经传,于是制片方另谋人选。
- 安东尼·富奎阿也曾为该片导演人选,但当时他正忙于拍摄《亚瑟王》。
- 罗伯特·德尼罗、威尔·史密斯和布鲁斯·威利斯都曾为扮演克雷塞的人选,三人都与托尼·斯科特合作过。
- 扮演雷伯恩的最初人选是马龙·白兰度。
- 丹泽尔·华盛顿是在医院中得到出演该片的机会的,当时他和托尼·斯科特在医院候诊室中邂逅,在《红潮风暴》过后,两人一直未曾谋面。
- 在A·J·昆奈尔的小说中,小女孩的意大利名字为“Pinta”。导演托尼·斯科特将故事发生地点改在墨西哥之后,发现“Pinta”是墨西哥俚语中的“娼妓”,于是更名为“Pita”。
- 有两辆奔驰S级轿车在拍摄期间被毁。
- 片中两段性爱场景被最终剪掉。
穿帮镜头
- 绑架者曾让拉莫斯在公用电话亭中等电话,但墨西哥城的Ladatel公用电话无法接听电话。
发行信息
上映日期
日期 | 国家/地区 | 日期 | 国家/地区 |
---|---|---|---|
2004年4月21日 | 美国 | 2004年8月23日 | 香港 |
2004年4月23日 | 加拿大 | 2004年8月26日 | 阿根廷 |
2004年4月23日 | 波多黎各 | 2004年8月27日 | 韩国 |
2004年4月28日 | 菲律宾 | 2004年9月2日 | 泰国 |
2004年8月5日 | 澳大利亚 | 2004年9月9日 | 新加坡 |
2004年8月13日 | 墨西哥 | 2004年9月10日 | 意大利 |
2004年9月13日 | 荷兰 | 2004年9月15日 | 埃及 |
2004年9月16日 | 以色列 | 2004年9月16日 | 马来西亚 |
2004年9月17日 | 爱沙尼亚 | 2004年9月17日 | 冰岛 |
2004年9月17日 | 土耳其 | 2004年9月22日 | 巴林 |
2004年9月22日 | 科威特 | 2004年9月22日 | 阿联酋 |
2004年9月23日 | 捷克 | 2004年9月23日 | 葡萄牙 |
2004年9月30日 | 德国 | 2004年9月30日 | 瑞士 |
2004年10月1日 | 奥地利 | 2004年10月7日 | 匈牙利 |
2004年10月7日 | 俄罗斯 | 2004年10月8日 | 巴西 |
2004年10月8日 | 保加利亚 | 2004年10月8日 | 西班牙 |
2004年10月8日 | 英国 | 2004年10月9日 | 比利时 |
2004年10月13日 | 法国 | 2004年10月15日 | 希腊 |
2004年10月15日 | 巴拿马 | 2004年10月15日 | 波兰 |
2004年10月21日 | 智利 | 2004年10月22日 | 塞浦路斯 |
2004年10月22日 | 丹麦 | 2004年10月27日 | 瑞士 |
2004年11月18日 | 荷兰 | 2004年11月19日 | 芬兰 |
2004年11月25日 | 斯洛伐克 | 2004年11月26日 | 挪威 |
2004年12月3日 | 乌拉圭 | 2004年12月18日 | 日本 |
参考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影片的海报火药味道十足,但这绝对并非该片最值得期待的地方,因为该片4000多万的成本绝对不会制造出T3式的火爆效果。此番华盛顿饰演的前军人亦是动作与心理戏并重的角色,尤其是他与小女孩达珂塔?芬妮的感情互动将会成为影片的重点,而两人在从前各自影片中的表现也证明他们的表演将会让那些动作场面黯然失色。(搜狐娱乐评)

从发布的第二版3分钟预告片来看,导演托尼·斯科特的独到手法和处理动作场面、枪战场面的高超技巧尽显无遗,从华盛顿眼角溢出眼泪的画面,我们对影片的期待不由得多增几分,亦明白了《怒火救援》的路线与史泰龙、施瓦辛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复仇模式迥然不同。(时光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