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钰坤

忻钰坤,1984年3月8日出生于内蒙古包头,中国内地导演、编剧 。
2008年考取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班,2010年拍摄剧情短片《七夜》,2013年拍摄导演处女座《心迷宫》,凭该片获得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提名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等殊荣 。2015年与陈世杰、希瓦洛恭斯昆联合执导剧情片《再见,在也不见》 。2016年编剧兼执导犯罪悬疑片《山野追踪》,该片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 中文名 忻钰坤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内蒙古包头
- 出生日期 1984年3月8日
- 职业 导演、编剧
早年经历
1984年3月8日,忻钰坤出生于中国内蒙古包头 。
2001年还是高二学生的忻钰坤退学,自费报考了西影集团下属的西安电影培训学院,但不久就退学了 。
2003年第一次报考北京电影学院,报考文学系和导演系,均未被录取。后做了一年生意,又听说电影学院要招收一个旁听班,忻钰坤去报名却再度与北电失之交臂。之后忻钰坤在西安从零做起,从录音举杆,到场务茶水,同时看各种理论书籍充实自我。
2005年开始为西安当地电视台创作栏目剧,至2008年,忻钰坤已做了几十部栏目剧。
2008年考取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进修班,进修一年 。
2009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之后在北京以拍摄宣传片、广告等用来谋生 。
演艺经历
2010年拍摄剧情短片《七夜》,借鉴了保罗·哈吉斯执导的电影《撞车》的结构 。

2013年,忻钰坤根据一个发生在河南乡村的真实故事,拍摄了其导演处女作《心迷宫》 。之后凭此片获得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奖,第30届华沙国际电影节华沙大奖,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等荣誉 。
2014年7月,凭借犯罪悬疑片《心迷宫》获得第8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和最佳剧情长片奖 。10月凭该片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原创剧本的提名,及第30届华沙电影节国际竞赛类华沙大奖 。12月与新加坡导演陈世杰、泰国导演希瓦洛恭斯昆联合执导电影《再见,在也不见》,该片是一个关联亲情、爱情、兄弟情的情感剧情片,电影于2015年3月底杀青 。
2015年,执导的电影《心迷宫》正式上映,4月凭该片获第六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4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处女作奖,10月18日获得2015“北京青年影展”最佳剧本奖 。
2016年1月,受到邀请拍摄由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的 “CFDG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推出的知名导演系列短片之“我的青葱时代” 。同时期签约幷驰影业,并投入电影《山野追踪》的前期剧本创作工作,该片于2017年10月13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上映时间 | 影片 | 主要演员 |
---|---|---|
2015年10月16日 | 《心迷宫》 | 霍卫民、王笑天 |
2016年05月13日 | 《再见,在也不见》 | 陈柏霖、蒋雯丽 |
2017年10月13日 | 《暴裂无声》 | 宋洋、姜武、袁文康 |
编剧作品
年份 | 作品 | 备注 |
---|---|---|
2013年 | 心迷宫 | 电影 |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备注 |
---|---|---|
2015 | 第6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评委会处女座特别表彰心迷宫 | 获奖 |
2015 | 《大众电影》2014华语10大潜力导演 | 获奖 |
2015 | 北京青年影展最佳剧本奖 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单元-影评人最佳新锐导演奖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伯爵年度优秀剧本奖 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30届华沙国际电影节华沙大奖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导演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八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 心迷宫 | 获奖 |
2014 |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心迷宫 | 获奖 |
人物评价
80后忻钰坤看起来不像导演,更像是一名走出校门不久的大学生,让人很难把他和独立电影《心迷宫》联系起来(《北京日报》评) 。

他醉心于诺兰、奉俊昊、罗宏镇等人的电影,对《杀人回忆》、《黄海》里面的情节如数家珍。他的处女作《心迷宫》对得起这些前辈们,冰冷的宿命感,迂回的叙事,他在吸收着营养的同时并没丧失自己的特色。在喧嚣的中国电影界,这个圈外人用他电影的冷酷与精巧为自己打通了一条路(《大众电影》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