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忠县白公祠

2022-07-04 04:55:06 百科资料

忠县白公祠位于忠县城西长江北岸,现占地24亩,系明崇祯三年为纪念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任忠州刺史而建的祠庙。

  • 中文名 忠县白公祠
  • 地理位置 忠县城西长江北岸
  • 保护级别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 占地面积 24亩

简介

  白公祠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辟有白居易生平展室,历史文物陈列馆、雕塑馆、香山茶座、巴台月池、廊亭小径等参观景点。白公祠是与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的全国仅有的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是重庆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正在扩建开发的白公祠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占地3500亩,拟于5年内建成集文物博览、影视表演、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旅游景区。

相关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唐代大诗人,官至翰林学士,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有开明的政治态度,在他的诗文中尖锐地揭露和抨击官僚的荒淫、腐败,因而遭到打击和排斥。

  公元818年,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在忠州为官时,忠国事,劳民事,劝农生产、鼓励农桑,身先躬行、省事宽刑、怜老爱子,开山修路,植树种花,与民同苦乐,在任期间,写下了百多首诗、词,其中不少是思想性,艺术性很强的诗篇,对当时和后世都很有影响的佳作。

  白居易深受忠县民众爱戴,忠县人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在宋代修建了四贤阁以纪念。明崇祯三年,忠州知州马易从敬重白居易,遂倡议建祠祭祀,州人无不乐从。清道光十年,继续扩建白公祠。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