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忘川

2022-07-04 14:55:23 百科资料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分为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 忘川河上是奈何桥,桥头有孟婆守着,要想过桥就得喝下孟婆汤,她会问每个要度过奈何桥的魂,喝不喝孟婆汤。喝,则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投胎来过。但有一些不愿忘记所爱之人,不愿喝这孟婆汤,那么,他便必须跳下这忘川河,忍受千年的煎熬,才可再入轮回。在这千年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所爱之人度过奈何桥,却又无法与他(她)相遇。渐渐地,他们忘记了本身要等待什么,渴求什么,再然后,便什么都忘了。浑浑噩噩中,就度过了千年,等待着轮回……

  • 中文名 忘川
  • 出自 民间传说,古代神话

释义

  据说,忘川河的水能映照出人的内心,若心无杂念,无牵无挂,看到的便是一汪清水,若牵挂太多,是永远也看不到头的!

  源于《一生爱你千百回》,走过忘川著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的女儿和遗忘的化身,又是冥府的河流或平原的名字,写作Lethe。

神话传说

  忘川河上忘川水,喝下它,此生的一切都将忘记。

  忘川只是冥界的一条河。阴间的灵魂跨过它,就可以进入冥界,再入轮回,重返世上,重获新生。

  但跨过忘川水,喝下孟婆汤,这一世的悲欢离合都将全部忘却,一切的曾经都将化作过眼云烟。

  这一个"忘",难得更难舍。其中百般味,世上尝不来。且听我把忘川道来。人生世上只百年,过完这百年。就得要走了。

  不管世上何雄名,死后都往鬼门关。

  关外生人犹歌舞,关内魂过黄泉路。

  黄泉路上没有其他景色,只有血红的彼岸花,曼珠沙华。

  它也就是灵魂们此生的最后一道风景了。

  再走下去,

  在黄泉路的尽头,在冥界的冥山前,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忘川。

  忘川之上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奈何桥。

  奈何桥下,忘川河水泛血黄,里面都是孤魂鬼,河上腥风扑面,虫蛇遍布。

  奈何桥上回望天,实在奈何不能言。

  今生已尽无归路,唯向那边去。

  过了奈何桥,桥边就是望乡台。望乡台上再望乡,这一眼回望,还可看见人间。

  看完了,哭够了,再从望乡台上下来。

  在望乡台边,忘川河旁边,还有一块三生石,石头上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

  看一看三生石,这轮回的前世今生,就都映在眼前了。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眼。

  再向前走,望乡台前,坐着一位老婆婆,她就是孟婆。

  到了她这就必须喝下以自己今生的泪水熬制的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就不算过了奈何桥。

  孟婆汤是忘情水,喝下了它,就会忘记今生今世。

  之后,这些已然忘却所有的灵魂便进入了冥界,

  进入轮回。

  正道是:

  奈何桥,路遥迢,

  一步三里任逍遥;

  忘川河,千年舍,

  人面不识徒奈何。

文说忘川

  人生来就背负着重重的行囊,要想解下它,只有通过轮回。轮回路上少不了喝下忘川水,喝下忘川水,就将忘记此生的一切。忘记了也就放下了。所以早些喝了忘川水就会早些解脱。

  在死去的灵魂轮回的必经之路上,有这样一条忘川水,清澈而浅濑的泉水从山涧上流下,两边是清幽的兰丛,鲜翠的竹林。死去的灵魂经过忘川,就可以进入冥界,然后重返世间,获得新生。当然,他们要饮下忘川的泉水,将前世的哀乐情愁全部忘却,曾经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

  传说在忘川深处,住着一位长须的老者,他是监管冥界轮回的仙人。

  几千年了,这位仙人一直孤独地守在忘川边,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灵魂进入轮回。但从没有开口讲话,因为灵魂们实在来去得太匆匆了。

  直到这一天,一位年轻诗人的灵魂来到了忘川,

  他为眼前的景色所深深迷恋,驻足不前。

  "年轻人,"仙人几千年来第一次开口讲话,"你还在留恋着什么,难道那苦难的前世,还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吗?"

  "前世固然苦短,然而,我毕竟是举国皆知的诗人,曾有过无比的荣耀。"

  "呵……"仙人悠然地捋着长须,伸手指向远方,"看,他曾是有名的盐商,富甲一方;他呢,垅上耕农,一生贫苦。"仙人又指向另一边,"这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那个是恶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如今,到了忘川,喝下这忘川的泉水,却一样都是赤条条的新生。富贵者,浮云也。"

  "那么,人们为何还来去匆匆,对世间的名利追逐不休?"诗人遥望着匆匆来去的灵魂说。

  "难忘呵。不然,也无需老叟来守什么忘川了。"仙人笑道。

  诗人默然,"那么,这轮回岂不只是枉然啊。曾不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般逍遥自在。实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果然?"仙人意味深长的看着远方,"苏子前赤壁赋曾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其又何羡乎?'况死者已矣,生者尚存。生生死死,天道之恒。"

  诗人听后,急忙向仙人下拜。"承蒙指点,小生至此已然看穿这死生之道。"

  "生如何,世上之一遭也;死如何,物化之一瞬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尽则人死,死穷则再生,不过如此……"

  仙人笑而不答,目送着这诗人走向忘川河边。

  "只是看穿时,也就该饮这忘川的泉水了……"

漫画提及

  国内人气漫画家夏达所著《子不语3》中的一章,欧阳川寻找的忘川。

  《南烟斋笔录》也提过孟婆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