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心悸

2022-06-26 10:24:45 百科资料

心悸(palpitation)是一种自觉心脏跳动的不适感或心慌感。当心率加快时感到心脏跳动不适,心率缓慢时则感到搏动有力。心悸时,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律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亦可有心悸。

  • 中文名 心悸
  • 英文名称 palpitation
  • 相关疾病 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动脉硬化、肥厚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
  • 发病部位 心脏
  • 检查项目 血常规、血沉、有指征时做抗“O”、血清心肌酶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

症状起因

  (一)心脏搏动增强

  心脏收缩力增强引起的心悸,可为生理性或病理性,生理性者见于健康人在剧烈运动或精神过度紧张时;饮酒、喝浓茶或咖啡后;应用某些药物,如:肾上腺素、麻黄碱、咖啡因、阿托品、甲状腺片等。

  病理性者见于下列情况:

  1、心室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等引起的左心室肥大,心脏收缩力增强。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回流量增多,增加心脏的负荷量,导致心室肥大,也可引起心悸。此外脚气性心脏病,因维生素缺乏,周围小动脉扩张,阻力降低,回心血流增多,心脏工作量增加,也可出现心悸。

  2、其他引起心脏搏动增强的疾病:

  (1)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由于基础代谢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心率加快。

  (2)贫血,以急性失血时心悸为明显。贫血时血液携氧量减少,器官及组织缺氧,机体为保证氧的供应,通过增加心率,提高排出量来代偿,心率加快导致心悸。

  (3)发热,此时基础代谢率增高,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也可引起心悸。

  (4)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心率加快,也可发生心悸。

  (二)心律失常

  心动过速、过缓或其他心律失常时,均可出现心悸。

  1、心动过速:各种原因引起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动过速等,均可发生心悸。

  2、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率缓慢,舒张期延长,心室充盈度增加,心搏强而有力,引起心悸。

  3、其他心律失常:期前收缩、心房扑动或颤动等,由于心脏跳动不规则或有一段间歇,使病人感到心悸,甚至有停跳感觉。

  (三)心脏神经症

  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心脏本身并无器质性病变。多见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除心悸外尚常有心率加快、心前区或心尖部隐痛,以及疲乏、失眠、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且在焦虑、情绪激动等情况下更易发生。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也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易在紧张时发生,其表现除心悸、心动过速、胸闷、头晕外尚可有心电图的一些改变,出现窦性心动过速,轻度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易与心脏器质性病变相混淆。本病进行普萘洛尔试验可以鉴别,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在应用普萘洛尔后心电图改变可恢复正常,显示其改变为功能性。

常见疾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室肥大、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发热、低血糖症、嗜铬细胞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β-受体亢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胸腔大量积液、高原病、胆心综合征等。

诊断

  询问病史及体检时需注意有无器质性心脏病、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发热、嗜铬细胞瘤,或应用洋地黄、锑剂、拟肾上腺素类药物等病史。有时与医务人员解释不当造成暗示性的病态心理有关。因此医务人员对心悸的主诉要作客观分析,不能仅据患者的陈述来作判断,更不应将无关紧要的心悸症状过分夸大。

鉴别诊断

  1、伴心前区痛

  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2、伴发热

  见于急性传染病、风湿热、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3、伴晕厥或抽搐

  见于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碍、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4、伴贫血

  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失血,此时常有虚汗、脉搏虚弱、血压下降或休克。慢性贫血,心悸多在劳累后较明显。

  5、伴呼吸困难

  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心力衰竭、重症贫血等。

  6、伴消瘦及出汗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检查

  1、体格检查

  以心脏检查为重点,注意心界是否扩大、心率快慢、心律是否规则,心音强弱,各膜瓣听诊区有无杂音。还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贫血,甲状腺有无肿大及血管杂音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有指征时做抗“O”、血清心肌酶测定,有助于心肌疾病的诊断。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测定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3、器械检查

  常规做心电图,有指征时作X线胸部摄片、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甲状腺吸131碘率测定等。

治疗

  因为心悸只是一种症状,引起的原因相当多,现代医学的发达,绝大部分的心悸都可经由适当的检查来确定其引起原因,然后针对其病因做出完善的治疗。

临床表现

  心前区或喉颈部跳动。表现为规律心悸和不规律心悸、快速心悸或缓慢心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悸。

注意事项

  对患者进行诊断性检查,如心电图、Holter。注意,较轻的心悸即可引起患者焦虑。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减少焦虑,减轻心悸发生。

日常护理

  (一)去除诱因

  如限制饮酒、吸烟,调整运动、工作和环境,避免寒冷与刺激性谈话,适当读书看电视。

  (二)休息

  根据心悸原发病的轻重和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决定如何休息。如严重心律失常应卧床休息,直到病情好转后再逐渐下床活动;如为心功能不全三级应增加卧床休息时间。

  (三)饮食

  对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悸,应给予合理的营养,控制钠盐,少量多餐,以减轻水肿及心脏负荷。多吃水果、蔬菜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心肌代谢,防止发生低钾血症。

  (四)注意心率、心律变化

  严密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对心律失常的病人触诊脉搏应同时注意心律。心率的听诊时间不少于1分钟,必要时做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护。

  (五)严密观察病情

  当出现心功能不全时,心悸可伴呼吸困难;若出现发热、胸痛则有风湿热、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炎的可能;当严重心律失常时可伴有晕厥、抽搐,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措施。

  (六)调整情绪,保持身心安静

  1、向病人讲清楚心悸本身的临床意义不大,并非病情恶化的表现,一般不影响心脏功能,从而消除病人因紧张不安情绪而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

  2、帮助病人学会自我调节情绪,可通过散步、看书、交谈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并克服紧张、激动心理。夜间入睡前可用小剂量镇静剂。

  3、避免使用引起心率增快的药物和刺激性的食物等。

  4、舒适的环境可促进休息,右侧卧位、松开衣领可使心悸减轻。对严重心律失常引起心悸的病人应卧床休息,同时进行心电监护。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