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循表夜涉

2022-07-15 02:28:34 百科资料

《循表夜涉》,出自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循表夜涉》是一则警示性很强的故事。

告诉我们当时间发生变化后,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而变化,否则会酿成大错。我们不能像文中的楚人一样墨守成规。

  • 作品名称 循表夜涉
  • 外文名称 xun biao ye she
  • 作品别名 无
  • 创作年代 战国末期
  • 作品出处 《吕氏春秋》

原文

  荆人欲袭(1)宋,使人先表(2)澭水(3)。澭水暴(4)益(5),荆人弗(6)知,循(7)表而夜涉(8),溺死者千有馀人,军惊而坏都舍(9)。向(10)其先表之时可导(11)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12)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译文

  楚国人想要偷袭宋国,派人先在澭河里做标记,澭河的水面突然涨起,楚国人不知道这件事,沿着原来做的标记在夜间涉水,结果淹死的人有一千多人,士兵发出的尖叫声如同房屋倒塌的响声。以前他们在澭河做标记的时候,是可以根据标记渡水的。如今,水位已经改变了,河水暴涨了很多,楚国人仍然按照原来设置的标记渡水,这正是他们之所以失败的原因啊。

字词解释

  ⑴袭:乘人不备而进攻。

  ⑵表:做标记

  ⑶澭水:黄河的支流。

  ⑷暴:突然

  ⑸益:通"溢",涨。

  ⑹弗:不

  ⑺循:遵循、依照。

  ⑻涉:渡

  ⑼坏都舍:房屋倒塌

  ⑽向:从前

  ⑾导:引导

  ⑿尚犹:依旧、仍然

寓意

  引婴投江、刻舟求剑和循表夜涉的寓意是一样的,都是讽刺那些墨守成规,固执己见,不知变通,拘泥固执,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事情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解决问题的手段、方法,要随之改变,否则会失败。(此三者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

启示

  我们的思想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能依循守旧,墨守成规。

  讽刺了那些依循守旧,墨守成规,遇到某些情况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成不变的人。

  引婴投江: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刻舟求剑: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循表夜涉:时间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总结: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发生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出处

  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编撰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