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徐瑾

2022-07-09 13:01:49 百科资料

徐瑾,男,1976年10月20日生。湖北蕲春人(出生于湖北恩施)。现任:湖北大学哲学学院学位点负责人;中国伦理学会青年伦理学会理事。

  • 中文名称 徐瑾
  • 外文名称 Jin Xu
  • 别名 无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人物经历

  2006年获湖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专业:中国哲学,方向:中西哲学比较)。2009年获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专业:伦理学,方向:基督宗教伦理思想)。

主讲课程

  中西哲学及伦理学比较(研究生课程)、西方伦理学、马克思哲学原著、科学与社会专题(本科课程)、批判性思维(楚才学院课程)。

研究方向

  伦理学。尤专攻"道德形而上学"及"宗教伦理学"。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1、构建主流价值文化研究,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1&ZD021)。主持子课题:"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的主导、范导、感召作用和国际影响力、竞争力"。

  2、湖北农民文化生活调查研究,2012年省社科基金项目。

  3、和谐社会需要什么样的性道德,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青年项目。

  4、康德宗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考量,2013年湖北大学校内青年项目。

  (并参与纵向、横向科研项目多项)

科研论文

  2、《从"位格"看堕胎伦理困境的解决》,《哲学动态》,2012年第8期

  3、《如何造物我才在》,《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年第5期

  4、《主体间性:马里旦、萨特、哈贝马斯与胡塞尔的比较》,《中国现象学与哲学研究》,2012年卷

  5、《论"幸福感"的形上本质》,《伦理学与价值论论丛》,2012年卷

  6、《成教大学生网络人格异化的哲学反思》,《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从中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看科举制的兴衰》,《湖北招生考试》,2010年第12期

  8、《论中西方"天人合一"思想的本质区别》,《北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9、《人的存在的形而上学视角下的性道德研究》,《伦理学与价值论论丛》,2010年卷

  10、《向死而在:海明威老人与海的本体论诠释》,《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1、《论土家族灵魂观的传统文化内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12、《牟宗三真的"误读"康德了吗?--就"智性直观"问题与邓晓芒老师商榷》,《<儒家伦理新批判>之批判》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13、《从"智的直觉"论牟宗三对康德"道德律"的批判》,《<儒家伦理新批判>之批判》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14、《从"智的直觉"论牟宗三对康德批判哲学的批判》,《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15、《生态伦理的"位格"向度探析》,《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6、《道德与自然:"形上之道"与"形而上学"的本质区别》,《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4期

  17、《"沉思"的形上性与非形上性--兼论"形而上学"与"形上之道"的本质区别》,《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10月学术研究卷

  18、《从实体到主体--西方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与转向》,《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0期

  19、《牟宗三真的"误读"康德了吗?--就"智性直观"与邓晓芒老师商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20、《道德学的净化--从康德学说论道德学的义务论本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21、《墨家功利观与西方功利主义的比较》,《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2、《马克思真的是"自由"的马克思吗--论马克思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的根本区别》,《唯实》,2004年第10期

  23、《澄清"形而上学"与"形上之道"同一性之误区》,《武汉大学、辅仁大学哲学学科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2007年4月。作为武汉大学优秀博士生参与博士生论坛,并在会议上宣读论文

  24、《"三谛圆融"密意探微》,《觉群》,2007年第4期

  25、《浅谈〈西游记〉的佛法真意》,《普觉》(新加坡),2008年第10期

  26、《专弘净土,密护禅宗--浅析印光大师禅净思想》,《弘化》,2008年第5期

  27、《执理废事,即为邪见--浅析印祖之理事观》,《净土》,2008年第6期

  28、《印光法师伦理思想浅析》,《弘化》,2009年第1期。

获奖记录

  获湖北大学2006年度"优秀硕士论文"。获武汉大学2008年度"徐复观奖学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