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徐志民

2022-07-01 10:31:13 百科资料

徐志民,男,汉族,江苏省江阴市人。生于1936年3月。1956年上海市五四中学毕业,1956-1957年,在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1957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62年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升为教授。1972-1975年在上海外国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进修法语。1975-1977年、1980-1982年先后由教育部派往刚果(布)布拉柴维尔大学、法国巴黎第三大学及巴黎高等翻译学校任教。1988-1989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东亚语言研究所访问学者。1997年在巴黎东亚语言研究所讲学一月。

  • 中文名称 徐志民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江苏省江阴市人
  • 出生日期 1936年3月

科研情况

  在复旦大学先后开设"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欧美语言学史"、"语义学"等课程,在刚果和法国,主要讲授"基础汉语"、"汉语写作"、"中文报刊导读"等。

所开课程

  先后开设的课程有《写作》、《语言学概论》、《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史》、《语言学史专题研究》、《语言学史专书研究》等。先后培养的语言学理论和语言学史方向的研究生计有14名。

科研方向

  主要研究范围为语言学理论、欧美语言学史和对外汉语教学。

著作

  今日汉语 (系列教材,合编,任副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1990年

  欧美语言学简史 学林出版社,1990年

  视觉语言学 (合译) (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年

  视觉语言学论集 (合译) 语文出版社,1994年

论文

  词的褒贬色彩 《语文学习丛刊》(7)1978年

  褒贬词能组成同义词吗 《语文教学通讯》1980/2

  关于词的感情色彩的几个问题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3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 《复旦学报》增刊,1980/9

  台湾报刊对语文改革的讨论 《文字改革》1983/8

  法国东亚语言研究所汉语研究概况 《语文现代化》(6),1983年

  评《实用汉语课本》 《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3

  索绪尔研究的新阶段 《语文现代化》(7),1984年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在中国 《语文导报》1986/3

  《今日汉语》编写中的几个问题 (与胡裕树、汤珍珠合作)

  《世界汉语教学》预刊2,1987/2

  关于拉法格的《革命前后的法国语言》 《语言研究集刊》1,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

  洪堡特语言理论说略 《语文导报》1987/11

  评洪堡特的汉语观 见《名家论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年

  从认知角度探讨上古汉语名量词的起源(译文)《中国语文》,1988/5

  游顺钊与视觉语言学 《国外语言学》1989/2,1989/4

  汉语律诗的模块格局(译文) 《国外语言学》1990/2

  留法时期的邓小平(译文) (香港)《明报月刊》1992/12,1993/1,2

  语义学的历史与现状 见《语苑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

  西方语言研究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语文论丛》(5),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实用语义学》序 见《实用语义学》,学林出版社,1993年

  外国语言学名著简介(18条) 见《世界百科名著大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

  马丁内及其语言理论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3

  巴赫金"超语言学"理论述评 见《中西学术》(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语义单位的确定和定名问题 《云梦学刊》1998/3

  词义关系研究述评 《语文论丛》(8),上海教育出版社

校订

  《批评与真实》(罗兰巴特著,温晋仪译) (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年

  《汉法口语词典》(巴黎东亚语言研究所编) (巴黎)友丰书店,2001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