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很黄很暴力

2022-07-14 17:04:29 百科资料

很黄很暴力,网络流行语,指网络中的黄色和暴力页面比较泛滥。

在2007年12月27日新闻联播播出一段抨击不良网络视听节目的报道,其中采访了一个北京某学校的女学生,这个女孩子面对CCTV的话筒说道:"上次我查资料,忽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我赶快给关了" 。于是,"很黄很暴力"成了一句流行语,代替了"很好很强大",迅速在整个互联网快速传播开来,成为2008年最火爆的一句短语。

很多网友质疑一个网页怎么会同时"很黄很暴力",猜测张殊凡没有说真话,甚至通过网络搜出了张殊凡的住址、学校等私人信息,关于张殊凡到底有无说谎,是否应该被谴责,在2008年初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 中文名称 很黄很暴力
  • 属性 网络流行语
  • 出现时间 2007年12月27日
  • 出处 新闻联播
  • 开始流行时间 2008年

词语来源

  2007年12月27日,CCTV播出一则新闻《净化网络视听环境迫在眉睫》,报道中提到,"截至目前,我国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已达6万多家,在传播健康思想文化的同时,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内容也在蔓延。"央视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学生张殊凡。

  张殊凡在镜头里说:

  "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给关了。"

  张殊凡只因一句"很黄很暴力"引起轩然大波,关于张殊凡同学的视频、张殊凡吧、图片一夜成灾;猫扑网站随即出现了许多帖子来恶搞"很黄很暴力",还有人制作了色情漫画图来影射张殊凡。也有人为张辩解,说她还是个孩子;甚至有人公布了张的履历等私人资料。

发展经过

  张殊凡亮相新闻联播后,"很黄很暴力"被网友们奉为"2008年首句流行语",网友们立即发动"人肉搜索引擎"。

  2008年1月4日,猫扑上挂出一封信,写信人自称是张殊凡的父亲。信中大致内容:

  "必要时我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殊凡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

  "我希望这件事就这么平静地过去,不要再起什么波澜。这是一位父亲发自内心的请求。我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做家长的责任感,去正确地引导教育孩子,而不是在一旁挖苦讽刺。即便他们触犯了我们,也应保持宽容的态度。"

社会评价

  一个网页既"很黄"又很"暴力",这样的网页,如何被这位查资料的小学生给碰上了。又有人质疑,接受新闻联播节目采访的13岁的张殊凡只是一个被"摆布好的木偶"。

  网民之所以会不依不饶,一是网络擅长"解构"的惯性使然,二是类似新闻联播这样的节目在网民心目中的某种固定印象使然,两种力量合到一块儿,也顾不得人家小姑娘情愿不情愿,就直接"指定"其为"2008网络红人NB1"。张殊凡不过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充当了网民情绪宣泄的道具。

  网民之所以乐此不疲,大多只是出于好玩或追逐流行的心态,并无恶意。为了个人兴趣或者情感需要恶搞一下也无伤大雅。但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底线,网络语言和恶搞的底线就在于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任何人的幸福都不能建立在他人的痛苦基础之上。当一些人因此而感觉过瘾而兴致勃勃时,恶搞已经严重侵犯了小姑娘的名誉权、隐私权,更伤害了她的人格尊严与幼小心灵。一些网民的言辞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言论自由的界限,已经涉嫌侮辱他人,属于违法行为。

  网络给网民带来了空前的言论自由和发表自由,网民要学会利用更要学会珍惜。自由是有代价的,网络是有道德底线的。如果网民不能自律,伤害的不单单是小姑娘,而是大众。网络需要自由,也需要自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