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系数

径流系数α(runoff coefficient)是一定汇水面积内总径流量(毫米)与降水量(毫米)的比值,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深度Y与造成该时段径流所对应的降水深度X的比值。径流系数说明在降水量中有多少水变成了径流,它综合反映了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径流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α=Y/X。而其余部分水量则损耗于植物截留、填洼、入渗和蒸发。在国内,径流系数有时又分为流量径流系数和雨量径流系数 。
- 中文名 径流系数
- 块石路面 0.60
- 级配碎石路面 0.45
- 非铺砌路面 0.30
影响因素
径流系数主要受集水区的地形、流域特性因子、平均坡度、地表植被情况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径流系数越大则代表降雨较不易被土壤吸收,亦即会增加排水沟渠的负荷。
地区差异
径流系数的地区差异:α值变化于0~1之间,湿润地区α值大,干旱地区α值小。我国台湾地区河流年平均径流系数>0.7,表明径流十分丰富;径流贫乏的海滦河平原,年平均径流系数仅有0.1。根据计算时段的不同,可分为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年平均径流系数和洪水径流系数等。径流系数综合反映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

设计取值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2009版)中4.9.6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居住小区、公共建筑区、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亦适用于工业建筑生活给水排水和厂房屋面雨水排水设计):
屋面、地面种类 | 径流系数Ψ |
屋面 | 0.90~1.00 |
混凝土和沥青路面 | 0.90 |
块石路面 | 0.60 |
级配碎石路面 | 0.45 |
干砖及碎石路面 | 0.40 |
非铺砌路面 | 0.30 |
公园绿地 | 0.15 |
各种汇水面积的综合径流系数应加权平均计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中3.2.2规定,给排水设计中雨水设计径流系数取值可按下表(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城镇、工业区和居住区的永久性的室外排水工程设计):
地面种类 | Ψ |
各种屋面、混凝土或沥青路面 | 0.85~0.95 |
大块石铺砌路面或沥青表面处理的碎石路面 | 0.55~0.65 |
级配碎石路面 | 0.40~0.50 |
干砌砖石或碎石路面 | 0.35~0.40 |
非铺砌土路面 | 0.25~0.35 |
公园或绿地 | 0.10~0.20 |
综合径流系数见下表:
区域情况 | Ψ |
城市建筑密集区 | 0.60~0.85 |
城市建筑较密集区 | 0.45~0.6 |
城市建筑稀疏区 | 0.20~0.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