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武士

《影子武士》是由东宝映画出品,黑泽明执导,仲代达矢、山崎努、萩原健一、根津甚八、大泷秀治等主演的战争历史片。
影片讲述的是日本战国时代,武田信玄击溃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的联军,却急死于军中,危难关头几个家臣秘密找出一名面容酷似信玄的盗贼假装信玄以稳定军心,并维持了三年之久的故事。
影片于1980年4月23日在日本上映。
- 中文名 影子武士
- 类型 剧情、战争、历史
- 外文名 The Shadow Warrior
- 主演 仲代达矢、山崎努、萩原健一、根津甚八、大泷秀治
- 片长 180分钟
剧情简介
日本战国时代三雄之首的武田信玄(仲代达矢饰),号称“甲斐之虎”。他的信条是“疾如风,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动如山”。当武田信玄包围德川军的野田城,即将直取京都完成霸业时,他被敌人的狙击冷枪打中,重伤濒死。临死前,他留下遗言要部下隐瞒自己死讯三年。先前弟弟武田信廉(山崎努饰)找到的替身(仲代达矢饰),原为窃贼的他面貌和信玄酷似,即日本人所说的“影子武士”,担当起了重任。

就这样,在武田信廉一旁的支持辅助下,影子武士从贼性未改到被武田家的大义之举所感动,尽心尽力履行职责,他令武田家人及敌人坚信他就是信玄本人。然而,三年将至,意外之事发生,影子武士被揭露,他被赶走,而武田家的气数也将尽。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武田信玄 | 仲代达矢 | 甲斐国强力大名,武田氏十七代家督,号称“甲斐之虎” |
影武者 | 仲代达矢 | 影子武士 |
武田信廉 | 山崎努 | 武田信玄之弟,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
武田胜赖 | 萩原健一 | 武田信玄四儿子 |
土屋总八郎 | 根津甚八 | 土屋昌次,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
山县昌景 | 大泷秀治 | 武田四名臣之一,二十四将之一 |
织田信长 | 隆大介 | 美浓尾张之主,战国强力大名 |
德川家康 | 油井昌由树 | 三河、远江、骏河之主 |
侍妾 | 桃井薰, 倍赏美津子 | ---- |
马场信房 | 室田日出男 | 武田四名臣之一,二十四将之一 |
内藤昌丰 | 志浦隆之 | 武田四名臣之一,二十四将之一 |
迹部胜资 | 清水纩治 | ---- |
原昌胤 | 清水大敬 | 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
小山田信茂 | 山本亘 | 武田二十四将之一 |
高阪昌信 | 杉森修平 | ---- |
雨宫全次郎 | 杉崎昭彦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奥蒂·波克 |
---|---|
制作人: |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黑泽明、乔治·卢卡斯、田中友幸 |
监制: | 本多猪四郎、桥本忍 |
导演: | 黑泽明 |
副导演(助理): | 冈田文亮 |
编剧: | 黑泽明、井手雅人 |
摄影: | 斋藤孝雄、上田正浩 |
配乐: | 池边晋一郎 |
选角导演: | 本田弘明 |
配音导演: | 久市龙(武家)、白井民平(马术) |
以上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 | 影子武士 | 仲代达矢 本是即将斩首的盗贼,被信廉秘密培养成影武者,在信玄死后伪装了三年,直到意外坠马被侍妾发现假冒,被逐出武田家,后死于战场。 |
![]() | 武田信玄 | 仲代达矢 日本战国时期大名。天正元年与德川家康交战,攻下野田城后被德川家火枪手击伤,不治身亡,命家臣隐瞒其死讯三年。 |
![]() | 武田信廉 | 山崎努 信玄之弟,别名逍遥轩,武田二十四将之一。因面貌和信玄相似,长期担任其替身。信玄急死后秘密培养影武者,瞒过敌人达三年之久。因胜赖当家后一意孤行与织田和德川联军决战,于天正三年战死。 |
![]() | 山县昌景 | 大泷秀治 又名三郎兵卫,武田氏的家臣,武田四名臣、二十四将之一。信玄死后三年,与信廉共同支持信玄的遗训坚不出兵,因胜赖当家后一意孤行与织田和德川联军决战,天正三年,在长筱之战中,其第一个率队冲击织田军,在攻打到织田军设下的防马栅栏时被织田家火枪射死。 |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70年,黑泽明指导的《没有季节的小墟》票房惨败,没有公司愿意再给黑泽明投资拍片,黑泽明的创作陷入低潮,他甚至为此试图自杀。来日访问的美国导演科波拉和乔治·卢卡斯都是黑泽明的“粉丝”。二人决定帮助前辈黑泽明筹款拍摄新片,由20世纪福克斯公司向日本的东宝株式会社投资,他们做新片的监制,于是黑泽明拍出了他第三部彩色电影——《影子武士》。

影片耗资巨大,各项资金共用去25亿日元之巨。电影中的大场面主要集中在长筱合战之中,黑泽明在拍摄这一场戏时动用了大量的群众演员和马匹、道具,整场戏被誉为“冷兵器战争片的巅峰”,而这场战役在历史上也极为著名 。电影用了300多匹马,却没用过一秒钟的CG特效,光是制作就用了一年半 。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人物 | 备注 |
---|---|---|---|---|
1980 | 第33届 |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 | 黑泽明 | 获奖 |
《电影旬报》十佳影片 | 影子武士 | 获奖 | ||
第33届 | 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 | 影子武士 | 获奖 | |
1981 | 蓝带奖最佳影片 | 黑泽明 | 获奖 | |
蓝带奖最佳男演员 | 仲代达矢 | 获奖 | ||
蓝带奖最佳新人 | 隆大介 | 获奖 | ||
第38届 | 金球奖 | 最佳外语片 | 提名 | |
第53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艺术指导 | 村木与四郎 | 提名 | |
第53届 |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影子武士 | 提名 | |
第34届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导演 | 黑泽明 | 获奖 | |
第34届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服装设计 | 影子武士 | 获奖 | |
第34届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影片 | 黑泽明、田中友幸 | 提名 | |
第34届 | 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 | 斋藤孝雄、上田正浩 | 提名 | |
第6届 | 法国恺撒奖最佳外国电影 | 黑泽明 | 获奖 | |
第25届 | 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导演 | 黑泽明 | 获奖 | |
第25届 | 意大利大卫奖最佳外国制片人 | 乔治·卢卡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 获奖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黑泽明电影工作室 | 东宝株式会社 |
东宝株式会社 |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
上映/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日本 | 1980年4月23日 |
美国 | 1980年10月6日 |
西德 | 1980年10月17日 |
瑞典 | 1980年10月30日 |
葡萄牙 | 1980年12月16日 |
以上资料来源
影片评价
《影子武士》某种程度上是导演五年创作困境的写照,他感觉自己似乎与时代不太合拍了,旧有的传统不再被认可,这其中蕴含着深深的伤感。他把这种伤感深沉的注入到了《影子武士》之中,武田军的长矛和骑兵对比织田军的火枪为保护影武者而被火枪毙命的随侍,却要以拿刀的姿势死亡,都在暗示我们一种光荣传统的消逝,武士的荣誉和武士世界的准则在现代化的武器面前不堪一击,《影子武士》像是黑泽明谱写的一曲对武士世界终结的悲怆挽歌。这部电影中黑泽明更迷恋于让观众们感受武士世界的消逝和其中蕴含的美感。他希望这一世界的美感得以延续,即使他看到了这一切在现在世界的曙光映照下,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时光网评)

黑泽明晚期的力作《影武者》常被“符号”学者拿来“拆字”。著名台词“主人死了,影子替身该何去何从呢?”被认为既是“死之愿的回声”,又是“生之欲”的宣言。法国的米歇尔·梅尼尔,美国的史蒂芬·普林斯和詹姆斯·考德文,更将敏感的“武士道精神”提上议程。“武士道精神对于黑泽明永远是个二律背反的问题。在作品中,他试图重新树立武士精神人道的一面;但同时,又敢于直面它被军国主义异化破坏,被国民抛弃的另一面。两种情绪互相扭结,此消彼长,成为黑泽明独有的武士道情结,也成为他继续活着的原动力。”(时代周报评 )

这部影片与其说是一个卑微的人是如何变得高贵,不如说是一个高贵的人在他死去之后,如何能以他的高贵影响乃至改变别人。(凤凰网评 )
被美国导演斯皮尔伯格称为“电影界的莎士比亚”的黑泽明,用恢宏的气势、浓郁的色彩、针锋相对的对峙与冲突、别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观众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疯狂、欲望、毁灭、欢乐、解脱、温情、迷惘等种种景象,深刻无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类灵魂。(深圳特区报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