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高军

高军,著名电影人。曾任职于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电影院线之一。他积极拓展其他业务,策划投资制作电影,如《画皮》、《叶问》、《集结号》、《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背起爸爸上学》、《离开雷锋的日子》等。
- 中文名称 高军
- 国籍 中国
- 职业 电影人
- 毕业院校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 主要成就 2008年成立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个人履历
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北京盛世新影影视发行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盛世影联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
国盛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国资背景)
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年导演联盟)总经理
新影联院线原副总经理
著名电影出品人、院线经理人
贺岁电影概念教父、电影发行大鳄
以张艺谋《英雄》开创中国内地商业大片新时代
以冯小刚《甲方乙方》开创冯氏喜剧高票房新纪元
影迷乐电影网核心领导人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
曾发表评论文章两百余篇
参与中国电影贺岁档期开拓工作
成功运作影片数百部

2008年他组织成立了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青年导演联盟),是以影视投资、制作、发行为前提,旨在扶持中国青年导演,培养国产电影新生力量。2008年成立以来,参与投资制作电影有《画皮》、《叶问》、《锦衣卫》、《叶问2》、《房不剩防》、《欠我十万零五仟》等。先后与陈嘉上、叶伟信、洪金宝、马俪文等10余位著名导演合作;签约20余位青年导演、20余名演员。
2010年他组织成立了北京盛世新影影视发行有限公司,短短2年时间发行影片10余部,其中不乏有骄人成绩,《密室》系列作为国内第一部推理系列电影创造出几千万的票房,而《观音山》将近八千万的票房更是创造出国产文艺片票房的新高,并迅速跻身于2011年国内电影发行公司前十名的排名。现任北京盛世影联文化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个人经历
高军 ,北京人,著名电影人。于2008年成立北京盛世华锐电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旨在扶持中国青年导演,培养国产电影新生力量。参与投资制作电影有《画皮》、《叶问》、《叶问2》、《锦衣卫》、《感情生活》、《欠我十万零五千》等多部优秀影片。

制片公司
2008年6月公司成立,签约29名青年导演,确定了以扶植青年导演,由崔永元主持;同年,投资拍摄东方魔幻主义题材影片《画皮》,取得社会效应和票房收入的双丰收;同年9月,首部青年导演作品《欠我十万零伍千》,导演: 主演刘桦、李乃文、杨若兮等。
2009年,与黄百鸣、叶伟新合作《叶问1》,在影院里赢得观众自发的掌声;同年下半年,第二部青年导演作品《感情生活》,主演:夏雨、姚星彤、明道等,该片获得首届澳门电影节,最佳影片,及最佳女演员奖。
2010年,第三部青年导演作品《房不剩防》开机,导演:孙达,主演:李念、赵毅等,获第二届澳门电影节导演新人奖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影片奖。
2010年,打破了中国电影半个世纪,没有续集的局面,《叶问2》正式开机,由叶伟信导演,甄子丹、洪金宝、黄晓明、熊黛琳等主演,该片获得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并取得2.38亿的票房成绩。同年还有浪漫武侠大片《锦衣卫》,香港导演李仁港执导,甄子丹,赵薇等主演。
2011年,中国首部推理题材影片《密室之不可告人》上映,导演:张番番,主演:苏有朋、吴佩慈、胡明,本部影片首开中国万圣节档期。2011年底,系列推理影片《密室之不可靠岸》上映,导演:张番番,主演:苏有朋、倪虹洁、杨坤、周韦彤、毛俊杰、吴辰君,在国内形成了系列推理影片的产业格局。
2012年影片《隔窗有眼》,导演:刘奋斗,主演:胡明、乌达木。同年4月,电影版《杨光快乐生活》在天津宣布开机;
由袁和平执导,筹拍《乱世武当》,刘德华,古天乐,王学圻等主演,预计三季度。
发行公司
2011年9月北京盛世新影影视发行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盛世华锐的关联公司(或子公司)。一个月后,发行了《密室之不可告人》,并夺得该年度万圣节档的票房冠军;
2011年3月5日,独立发行了又李玉导演,范冰冰,张艾嘉等主演的《观音山》,一举打破文艺片在电影市场只赔不赚的魔咒,取得7800万的票房成绩;
以后又陆续发行了影片《爱疯了》,《密室之不可靠岸》,《肩上蝶》等影片,培养了一只市场驾驭能力较强,策划眼光独到的宣发队伍,在业内形成良好口碑。

星路历程
曾客串演出《我叫刘跃进》、《欠我十万零五千》、《夜店》、《刀客外传》、《车在囧途》、《杨光的快乐生活》等。
早年业绩
1994年,高军主持发行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制定了"以点带面"的波次上映方案,先由"首都、大华、紫光"三家影院进行"金三角超 前映出"
1995年,叶大鹰的《红樱桃》在武夷山召开的南方十九省市购片会创出"零拷贝"记录。高军发现影片虽有大量俄语、 德语对白,但很有商业卖点,遂与叶导商议,能否接受"首映权拍卖运作",达成共识后,高军自任拍卖师,结果地质礼堂以52万买断该片9天首映权,该院票房高达130万,全国该片最终达到6000万,全国各地效仿北京拍卖方式达23次,被电影界誉为"一场拍卖挽救了一部电影"。
1996年,高军为《离开雷锋的日子》策划制定了"突出英雄身后事,炒热乔安山就炒热了影片"的发行策略。仅北京就高达190万人次,平均每5个北京人就有一个"雷锋观众",成为近20年最具影响力的"主旋律影片"。
1997年,高军首次尝试纪录片的商业运作,以"1950年,面对貌似强大的美帝国主义,中国曾经说-不!"的宣传词和《志愿军战歌》成功将《较量》 推向商业运作,该记录片全国票房高达2000万。其后同样方式操作的纪 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全国票房更高达6000万。
1998年,高军参与冯小刚首部贺岁片《甲方乙方》,经过11次剧本论证修改会,并为冯小刚开辟"贺岁档期",结果《甲方乙方》仅在北京一地就收回全部成本,开创冯氏喜剧高票房新纪元。
2002年,张艺谋的首部古装商业贺岁片《英雄》取代冯小刚电影进入贺岁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