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当时只道是寻常

2022-06-27 22:35:20 百科资料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2006年08月0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意如。该书是一本诗歌散文类书籍,本书辞藻华丽,内容更倾向描绘山水人文。

大多数古诗词赏析书,都是用非常严肃的面孔来对待诗词。但安意如把正野史相糅杂,用一种轻灵和华美的文字描绘了古典诗词背后的爱情故事,并在解读古典诗词的同时,挖掘现代情感的核心。

  • 书名 当时只道是寻常
  • 作者 安意如
  • ISBN 9787020070053
  • 类别 文学、诗歌散文、诗词曲赋
  • 页数 282页

内容简介

  《当时只道是寻常》是安意如于2006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纳兰性德的《饮水词》的诗词鉴赏集。

  "当时只道是寻常"语出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清代才子纳兰性德,被誉为"清初第一词家",也称满清第一才子的纳兰性德,其人品与词品都与南唐李煜有着惊人的相似,因此亦被称为"清朝李后主"。他的为人善良感性,性格淡漠出尘,如青墨般,堪称痴情男人楷模;他的《饮水词》曾掀起"家家争唱"的场面,词风清丽婉约,格高韵远,对仗工整,宛如天成,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更被人人争唱,纳兰词被郑振铎奉为"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作为一代风流才子,纳兰的爱情生活被后人津津乐道,也有捕风捉影的各种流言。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中,纳兰性德有着显赫高贵的家世,惊人眼目的才气,刻骨铭心的初恋情人,美貌聪颖的红颜知己,深爱着的大家闺秀的妻子,婉转温存的妾室。此外,还有一群相待极厚的知心朋友。纳兰感性浪漫而又深情凄美的文字,表达出太多现代人深藏心底的一份对生命本身的热情渴望,对至情至爱的至死不渝情结。

  尽管他的词作数量不多,因他的身份经历所限,眼界也不算开阔,但这并不妨碍纳兰词独具真情锐感,直指本心。其中尤以爱情(悼亡)词最哀感顽艳,引人共鸣。

  纳兰词精华中的精华。纳兰词现存348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本书精心挑选出《饮水词》中的80多篇必读词作,以其广博绝妙的才思、优雅清丽的笔调进行感性的点评,使读者不必去刻板地通篇阅读纳兰的所有词作,就能窥见纳兰词的灵动可爱之处和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及丰富的内心情感。

作品目录

  前言:一生恰如三月花

  一相逢(如梦令)/1

  星影坠(如梦令)/3

  好无言(浣溪沙)/5

  道寻常(浣溪沙)/7

  惆怅客(浣溪沙)/9

  十年心(临江仙)/14

  为伊书(临江仙)/16

  最销魂(临江仙)/18

  唤真真(临江仙)/20

  泪如丝(临江仙)/22

  听河流(临江仙)/24

  花间课(虞美人)/26

  天上月(蝶恋花)/28

  昭君怨(蝶恋花)/30

  看老去(蝶恋花)/33

  君行处(蝶恋花)/35

  谁能错(采桑子)/39

  梦一场(采桑子)/41

  凄凉曲(采桑子)/44

  到谢桥(采桑子)/49

  当时错(采桑子)/51

  东阳瘦(采桑子)/53

  飞琼字(采桑子)/55

  觉魂销(采桑子)/58

  见春山(山花子)/60

  悔多情(山花子)/62

  不多情(摊破浣溪沙)/65

  葬名花(摊破浣溪沙)/68

  忆翠娥(南乡子)/71

  淬吴钩(南乡子)/73

  夜雨铃(南乡子)/76

  心字香(梦江南)/78

  未全僧(忆江南)/83

  忆年时(忆江南)/84

  情一诺(减字木兰花)/86

  一样愁(减字木兰花)/88

  诉幽怀(减字木兰花)/90

  魂无据(减字木兰花)/93

  伊太冷 (减字木兰花)/95

  那见卿 (减字木兰花)/97

  当时月 (菩萨蛮)/101

  异当时 (菩萨蛮)/102

  别伊时 (菩萨蛮)/104

  问添衣 (菩萨蛮)/107

  情萧索 (菩萨蛮)/109

  残星旗 (菩萨蛮) /111

  愁未阑 (菩萨蛮)/113

  茂陵秋 (菩萨蛮)/115

  多少恨 (临江仙)/119

  手生疏 (临江仙)/121

  悔分明 (荷叶杯)/123

  枕函边 (荷叶杯)/124

  别离间 (于中好)/126

  两字冰 (于中好)/128

  丝难尽 (于中好)/130

  上小楼 (于中好)/132

  君须记 (金缕曲)/134

  吴季子 (金缕曲)/136

  添凄咽 (金缕曲)/139

  身世恨 (金缕曲)/142

  欹孤馆 (金缕曲)/146

  公等在 (金缕曲)/148

  清泪尽 (金缕曲)/151

  故园声 (长相思)/153

  一双人 (画堂春)/155

  誓三生 (红窗月)/157

  如初见 (木兰花)/159

  青衫湿 (青衫湿遍)/162

  疑君到 (青衫湿)/164

  定有霜 (沁园春)/166

  音尘断 (少年游)/170

  缁尘老 (踏莎行)/172

  平生恨 (水龙吟)/175

  照魂销 (东风齐著力)/180

  思往事 (河传)/182

  念郎诗 (相见欢)/184

  梨花瘦 (鬓云松令)/186

  伤心早 (点绛唇)/188

  落花时 (落花时)/189

  恨却休 (于中好)/190

  了如雪 (琵琶仙)/192

  换秋水 (秋水)/195

  向谁说 (百字令)/198

  后记:一个可以边走边谈的人/200

作品评价

  顾贞观:"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

  王国维:"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郑振铎:"纳兰词缠绵清婉,为当代冠。"

  其实仔细分析安意如的作品,发现其对古诗词的解析并无特别过人之处,甚至有些地方还有小小的纰漏。安意如的杀手锏在于,她在对古诗词熟稔拿捏的基础上,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渲染出了与众不同的环境、情感氛围,用陌生化的叙述方式讲述出了人们似曾相识的故事,让读者冰硬的情感疆土在此开始解冻,其温润、妥帖,恰似取自浸泡在杏花春雨中的文字,因而掠俘众多读者的心。 京华时报《安意如不拘一格解诗词》文/卜昌伟

  27岁的安意如剑走偏锋。她热爱诗词,却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以文字古典唯美的随笔,引领读者倾听一段段经典、震撼的浪漫往事,抒发现代人对完美爱情的憧憬与感悟。 今日早报(杭州)《80后女孩安意如评诗成名》 文/马良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