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弩箭

2022-06-27 11:38:40 百科资料

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

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

  • 中文名 弩箭
  • 外文名 bolt
  • 发明原始 商周时期
  • 最早造制作 中国
  • 运途 用于作战

释义

  弩箭:利用机械力射箭的和搭在弩弓上的的统称

弩箭

来历

  中国古代装有张弦机构(弩臂和弩机),可以延时发射的弓。射手使用时,将张弦装箭和纵弦发射分解为两个单独动作,无须在用力张弦的同时瞄准,比弓的命中率显著提高;还可借助臂力之外的其他动力(如足踏)张弦,能达到比弓更远的射程。弩箭的关键部件是弩机,从为数众多的出土铜制弩机可以看出其结构:弩机铜郭内的机件有望山(瞄准器)、悬刀(扳机)、钩心和两个将各部件组合成为整体的键。张弦装箭时,手拉望山,牙上升,钩心被带起,其下齿卡住悬刀刻口,这样,就可以用牙扣住弓弦,将箭置于弩臂上方的箭槽内,使箭栝顶在两牙之间的弦上,通过望山瞄准目标往后扳动悬刀,牙下缩,箭即随弦的回弹而射出。

  据《古考史》、《太平御览》等许多文献中记载,中国弩在商周时己广泛应用。至今已发现的最早的较完整的弩箭,是河南省洛阳市中州路出土的战国中期的弩箭。 这件弩箭制作得相当考究,弩机为铜质,木质弩臂末端装有错银的铜弩踵,前端装错银的蛇头状铜承弓器。根据考古发掘出土的以骨、蚌制作的原始悬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鄂伦春、纳西、苗族等少数民族使用的木弩的形制推测,原始的弩应远较此弩质朴,所以在战国以前弩还应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这在古文献中也有一些旁证,如《礼记·缁衣篇》引《太甲》说:"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韩非子·说林篇》说:"羿执鞅持杆,操弓关机。"两处所提到的"机",都宜解释为弩机。 所记之事的年代都在商周以前,说明中国发明原始弩箭的时间应不晚于商周时期。

青铜弩箭

  弩的出现后,由于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因而使得各地的兵器制造者和发明者不遗余力的革新改造。弩的发展就极复杂,创造了许多适应不同战争的需要和各种兵种需要的弩箭

历史名弩

1、秦弩------强弩在前,锬戈在后

  弩,最早可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只做狩猎工具使用,直到春秋时期,青铜弩机的诞生,才使得弩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被作为兵器投入战场使用。

  到了战国时代,弩的种类得以长足发展,而秦弩则是战国弩中得佼佼者。相比各地发掘的战国弩,兵马俑出土的秦弩性能更优,其弩臂更长,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从秦赵的长平之战中就可窥见一斑。

  且秦弩的生产制造已具有标准化水平,并已量产配备,由此可见秦弩是当时战国制弩技术中的集大成者。

2、大黄弩------非力大者不能使用

  随着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汉代的弩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即大黄弩,并于军中大量装备,已然成为“国之利器”。

  据《史记》记载,当年汉匈大战,李广遭匈奴包围,所部兵马死伤过半,危急时刻,李广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诱使匈奴深入,而李广则瞅准时机,用大黄弩中威力最大的大黄力弩连杀几员匈奴副将,匈奴畏惧,逐渐散开,遂得以突破重围。

  由此可见,弩在汉匈大战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汉军装备的明显优势,亦从侧面反映了大黄弩的优异性能,及发达的兵器制造技术,可谓弓弩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3、诸葛弩------一弩十矢俱发

  由于战争导致的需求,弩得以持续发展,到了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压制魏国骑兵,以及守隘塞口,遂在前代连弩的基础上发明制作了元戎弩,即诸葛弩。(连发弩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即双矢并射连发弩,故元戎弩并非最早连弩)

  据《三国志》记载,'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驽十矢俱发',但诸葛弩威力小,射程短,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常在箭簇之上,涂以剧毒,在据守险隘塞口,轮番射击,方能发挥威力,故被认为是守营利器。但此弩随着蜀汉政权的消亡,亦逐渐衰落,明清时已沦为民众看家护院,打猎把玩的玩物。

4、神臂弩------三百步外贯穿铁甲

  宋朝,中国弩箭制造技术的巅峰时代,其中神臂弩是单兵弓弩中威力最大的弩,此弩于北宋神宗时诞生,由李定发明,其射程远达三百四十余步(超过372米),威力巨大。

  宋神宗决定将其量产,用以装备军队,遂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标准兵器。南宋时期抗金名将韩世忠曾对其进行改良,研制出克敌弓,用以压制金军骑兵。但此弩传至明朝后,遂失传。据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记载,《永乐大典》曾载有神臂弩部件图,但并无全图。

5、三弓床弩------一枪三剑箭

  宋代大型重弩的巅峰之作,弩炮上装三张弓,两正一反,须靠至少三十人转动轮轴方可拉开,其威力可想而知,为当时射程最远的远程武器,若近距离发射可以直接钉入城墙,供攻城兵士藉此攀爬而上。

  宋辽大战时,辽军主将萧挞凛即是中此弩箭阵亡,使辽军士气大挫,遂有澶渊之盟。后宋朝灭亡,蒙古人征用床子弩手,并用于战争。到明朝时由于火器的兴起,重弩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