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横

弥横,三国时期的人物,效力于魏国曹操,是曹操手下的一位助手!
- 本名 弥横
- 所处时代 三国
- 民族族群 汉族
- 出生地 平原郡
- 出生时间 173
人物评价
《百家讲坛》是央视的比较成功的栏目,知识阶层都很爱看,实际上把它定性为科普类的节目是很合适的,因为很显然它不是学术性的。易中天的《品三国》播过好几遍,对曹操推崇备至,而对于某些人物则颇有微词,譬如祢横,他的击鼓骂曹被称为找死,我想易教授很显然想成为他所认为的大英雄曹操的知音,而徐文长则是祢横的知音了。从徐文长的明杂剧《狂鼓史》,我们读到了狂人对狂人的敬佩和赞赏:"我则弥横,赋罢陨涕。"曹操求贤若渴,但若贤士不能为其用,其必杀之,对弥横他以鼓史之职羞辱之,弥横的狂骂也是直接的反抗。〔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一个杨德祖立断在辕门下,碜可可血唬零喇.馋猫哭一会慈悲诈,饥鹰饶半截肝肠挂,凶屠放片刻猪羊假.你如今还要哄谁人?就还魂改不过精油滑〕历史更需要英雄吗,正是弥横这样的小人物反给了曹操这种大人物以迎头痛击,在他们认为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会忐忑会焦虑,曹操的头痛和朱棣的梦惊都是源于此,因为这样的不畏强权的反抗者是不可灭绝的。而徐文长这样的集诗文书画于才子其一生是狂人,虽是悲惨的一生,也和祢横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耀亮过,黄宗羲评"光芒夜半惊鬼神",言非虚誉。
相关诗作
弥横
最苦奇才乱世生,年华每每误虚名。
疏狂尽可从他笑,衣裸犹能愧尔形。
雨打荒原天莽莽,风吹鹦鹉草青青。
临流一祭长江水,欲读斯文不忍听。
效力君主

说起张松见曹操跟弥横有点相似之处,弥横是裸衣击鼓骂曹操,张松没那么大的胆,但同样没给曹操好脸色。先是出言顶撞,后来曹操领他去看兵马演习,想借此震一震张松,没想到张松不以为然,整个演习过程都是斜着眼看下来的(他眼睛本来就不正,想不斜眼的话需要把脖子转好大的一个角度)。曹操有点恼火,吓唬张松道:我的大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死。张松连连点头说:是啊,曹丞相战必胜,攻必取,我早就听说了。比如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这都是无敌于天下的事啊。这下可把曹操给气坏了,因为曹孟德一生打过很多胜仗,但也有几次惨败,差点儿连命也丢了。张松列举的,恰恰是曹操一生处境最狼狈的几次。当下就要把张松给砍了,幸亏杨修拦阻才暂时把张松的脑袋留在他的脖子上。 弥横当年是持才傲物,张松虽说也有才,一目十行过目不忘,惊得曹操连他的孟德新书都烧了。但张松这么张狂却不仅仅是自持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怀里有张西蜀地形图啊,西川四十一州画得清清楚楚,有了它取西蜀不过是囊中取物,所谓奇货可居,因此张松目空一切。谁想到曹操也是个吃生肉的主儿,虽说当时曹操刚在赤壁被烧了个须眉皆无,但曹操自命丞相坐镇许都,视天下皆为囊中之物,想来是不会为了区区四十一州而低三下四地去巴结张松的。其实张松的许都之行很失败,表面上的任务是想让曹操帮忙攻打张鲁,暗地里的目的是想把西川献给曹操弄个官做做,到头来却是一无所获。要不是后来遇到了大哥,他还得揣着图灰溜溜地回去做他的别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