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骥

张作骥,1961年12月26日出生于台湾嘉义,中国台湾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剪辑,毕业于中国文化大学戏剧系。
1994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暗夜枪声》,从而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1999年,执导剧情片《黑暗之光》,该片获得第1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 。2001年,执导剧情片《美丽时光》,该片入围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2007年,执导剧情片《蝴蝶》,该片入围第5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世界大观"单元 。2010年,执导剧情片《当爱来的时候》获得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 。
2015年,执导剧情片《醉·生梦死》,获得第6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胜利柱奖 、第16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审团奖 。2017年,执导剧情短片《咸水鸡的滋味》,该片获得第19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短片奖 。
- 中文名称 张作骥
- 外文名称 Tso-chi Chang
- 国籍 中国
- 出生地 台湾嘉义
- 出生日期 1961年12月26日
人物简介
张作骥1961年出生于嘉义。1982年毕业于淡水新埔工专电子科毕业。 因热爱电影,费尽千辛万苦,进入文化大学戏剧系影视组。毕业之后八年,跟随过许多不同的著名导演,如虞戡平、徐克、侯孝贤、严浩等,不断地累基础经验、卖命学习。终于用八百万台币拍了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忠仔》,这是一部“苦命”的电影、一部有关“八家将”的电影、一部“非职业演员”的电影。张作骥今年52岁,他的电影大量使用非职业演员担纲演出,他执导的《美丽时光》一片在国际影坛上大放光芒,于2002年第39届金马奖荣获“最佳剧情片”、“年度最佳台湾电影”、“观众票选最佳影片”。2010年他执导的《当爱来的时候》,获得金马奖十四项提名,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等四奖。

虽然《忠仔》受到大家的注目,第二部电影《黑暗之光》还是熬了三年才拍摄完成。在拍摄完《黑暗之光》后,导演将自己沈淀的心情,及拍客家连续剧的经验,汇集成了一种能量,于2002年的夏天,在《美丽时光》中将它释放。新作《蝴蝶》导演将再度展现说故事的能力,准备说一段青少年成长的故事,一段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故事。
人物经历
学习经历
1970年 公立永和国小转学
1974年 私立及人小学毕业
1977年 私立及人中学毕业
1982年 私立淡水新埔工专电子科毕业
1987年 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毕业
导演经历
1987年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毕业,任汤臣电影《超越时空的小子》摄影组实习第二助理和虞戡平电影《海峡两岸》助导。
1988年任严浩、徐克《棋王》助导和侯孝贤导演电影《悲情城市》副导演。

1989年任虞戡平《两个油漆匠》副导演和文建会艺术季舞台剧《这些人那些人》编剧。
毕业之后八年,跟随过许多不同的著名导演,如虞戡平、徐克、侯孝贤、严浩…不断地累基础经验、卖命学习。终于用八百万台币拍了一部自编自导的电影《忠仔》;一部“苦命”的电影;一部有关“八家将”的电影;一部“非职业演员”的电影。虽然《忠仔》受到大家的注目,第二部电影,《黑暗之光》还是熬了三年才拍摄完成。在拍摄完《黑暗之光》后,导演将自己沈淀的心情,及拍客家连续剧的经验,汇集成了一种能量,于2002年的夏天,在《美丽时光》中将它释放。《蝴蝶》导演将再度展现说故事的能力,准备说一段青少年成长的故事,一段我们生活中最熟悉的故事。
2009年指导台北电影节闭幕影片《爸,你好吗?》.
2010年张作骥执导的第六号作品《当爱来的时候》,获得金马奖十四项提名,荣获当年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以及“观众票选最佳影片”等四奖。同年并获邀釜山影展的“大师放映”(Gala Presentation)单元。《当爱来的时候》同时获 2011年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以及“最佳新演员”三大奖项,以及2011年台北电影节“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新演员”、“最佳女配角奖”四大奖项。
此外,张作骥于2011年接受金马影展执委会的邀请,参加《10+10=100》之电影联合创作计划,首次尝试拍摄战争题材之电影,在2011年4月22日于金门开拍五分钟短片《穿过黑暗的火花》。
2011年,张作骥继侯孝贤、王童之後,成为第三位获台湾国家文艺奖的电影导演。
2012年暑假拍摄第七号电影作品《暑假作业》,2013年上映。
2015年,导演电影《醉·生梦死》,并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
主要作品
上映时间 | 剧名 | 合作演员 |
---|---|---|
1996年 | 忠仔 | |
1999年 | 黑暗之光 | |
2002年 | 美丽时光 | |
2008年 | 蝴蝶 | |
2009年 | 爸,你好吗? | |
2010年 | 当爱来的时候 | |
2011年 | 《10+10》中的〈1949穿过黑暗的火花〉(短片) | |
2015年 | 《醉·生梦死》 |
获奖记录
第一届韩国釜山国际影展“评审团特别推荐奖”
入选加拿大多伦多影展观摩项目
入围德国曼汉姆影展竞赛单元
入围法国南特影展竞赛单元
希腊铁沙隆尼卡影展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
中国台湾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第二届中国珠海电影节“最佳摄影奖”“最佳评审团大奖”
1997年
《忠仔》电影入围荷兰鹿特丹影展竞赛单元
印度影展世界电影观摩单元

瑞典根特堡影展竞赛单元
贝尔格勒影展推荐单元
旧金山亚美影展-“一种注目”单元
纽约影展-“新电影、新导演”单元
瑞士弗瑞堡影展
香港电影节国际电影观摩单元
日本福冈国际影展“亚洲推荐代表单元”
1998年
《黑暗之光》获得该年度新闻局优良剧本
《黑暗之光》获得该年度辅导金一千万辅助
《黑暗之光》筹备、拍摄完成
1999年
《运将》获该年度优良剧本
《黑暗之光》入围坎城影展导演双周项目
《黑暗之光》获邀至加拿大多伦多影展观摩、温哥华影展
观摩、奥地利、也纳影展观摩
德国汉堡影展观摩、法国南特影展观摩
《黑暗之光》获邀至伦敦影展并被提名国际影评人奖之候选影片
《黑暗之光》获得东京影展之最佳影片“东京大奖”、青年
导演之“东京金奖”及“亚洲电影奖”
《黑暗之光》台北电影节商业影片推荐类最佳影片
《黑暗之光》获金马奖“最佳剪辑”“最佳原著剧本”“观众票选最佳影片”“评审团特别奖”
2000年
《黑暗之光》影片参加:
得奖记录 荷兰鹿特丹影展- 观摩项目
瑞士福瑞堡影展- 观摩项目
法国巴黎影展- 观摩项目
新加坡影展- 竞赛单元、获得最佳影片、费比西影评人奖

香港国际电影节- 观摩项目
美国旧金山影展- 观摩项目
德国慕尼黑影展- 观摩项目
俄国莫失科影展- 观摩项目
哥伦比亚波哥大影展- 观摩项目
制作、编导公共电视,客语单元连续剧《车正在追》
2001年
与日本NHK合作投资拍摄35MM电影《美丽时光》参加NHK电影节
美丽时光]获得该年度辅导金一千万辅助
2002年
八月 威尼斯影展-竞赛项目
九月 福冈影展
釜山影展
九月二十一日 台北真善美戏院 【美丽时光】隆重上映
2010年
第47届台湾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
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当爱来的时候》
最佳导演提名:张作骥《当爱来的时候》
最佳原著剧本提名:《当爱来的时候》
年度台湾杰出电影提名:《当爱来的时候》
2011年
第十一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编剧奖《当爱来的时候》
第十三届台北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当爱来的时候》
2015年
2015年11月21日,《醉·生梦死》获得第5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剪辑、最佳原创音乐4项大奖。
2016年
2016年,青年电影手册 2015年度编剧:张作骥(《醉·生梦死》)
人物评价
关于天赋这两个字,其实是不应该被否认的,但是在电影这个行业里面,天赋如何判断与定义是很难的,并非像文学天赋那么明显。每一个人成为导演所经历的路都不一样,但是他们成为导演之后所呈现出来的作品,都离不开他们本身的气质,这种气质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可能只是环境的造就。张作骥作为杨德昌和侯孝贤那批台湾新电影之后台湾最好的导演,为数不多的作品,却都传递出来张作骥对台湾传统文化的深刻提炼以及对自身经历环境的极度迷恋。
可以将生活的沉淀转换为电影语言表现在影像上,除了导演本身成熟的技巧之外,对于生活敏锐的观察也不可缺少。以张作骥为代表的新一代台湾中青代导演,很多人都具备这样的观察能力,生活的体验和责任感在导演始终如一的哲学思想贯穿下,形成了很多优秀的电影作品。放眼来看,大陆导演这方面的素质却在不断地下滑,一如好莱坞的形式化一般,许多人的思维都限制在已有的电影当中,从中模仿并且寻求感官上新的刺激,纵然激发了电影市场,可是对华语电影来说并没有好处。无论什么形式的电影,都需要导演拥有责任感和独立精神。很多人习惯了对形式模仿,却忽略了好莱坞电影也有的独立品质。张作骥无疑是华语导演中的佼佼者,新的楷模。光和影最终的交织,也构成了张作骥言外之意的“恶魔的灵魂”。
争议事件
2013年5月16日,张作骥传涉嫌捡尸性侵,一名台湾本土女艺人指控张趁她酒后意识不清时强脱衣物性侵,女艺人感到身心受创,但仍鼓起勇气报警,并到医院验伤。2013年5月14日,台北地检署指挥警方拘提张作骥到案,张全盘否认女艺人指控,表示自己也喝酒,否认性侵,讯后以10万元新台币交保候传。之后张作骥发表声明,指“暂时无法发表任何意见,请媒体维护相关人等之隐私”。
台北地检署调查之后,认定张作骥趁被害人喝醉无力抵抗的机会加以性侵,涉犯强制性交罪。因此,2013年8月26日依涉犯强制性交罪嫌提起公诉。张作骥矢口否认,在庭上对于涉案情节,一律都以“不记得”回答,甚至还脱口而出,自己“背部有伤不太能做”来替自己辩解。但仍被判刑3年零10个月,之后他不服上诉。2015年3月11日,判决出炉,维持原判。
分居妻子:他的事小孩都知道
吕莳媛表示,她一开始也犹豫要不要出来参加试片,担心模糊新戏焦点。该剧在台北光点办试片,同一时间,张作骥在华山光点开记者会,连吕莳媛也坦言对这种巧合觉得意外。但毕竟这是自己身兼制作人与编剧的戏,最后仍决定出来挺自己。但对于她与张作骥是否已离婚,她避而不谈,是否仍住楼上楼下?她也仅承认“是可以天天碰面”,张作骥的事,小孩也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