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应收票据贴现

2022-07-01 19:39:04 百科资料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一定期间的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

应收票据贴现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 中文名称 应收票据贴现
  • 定义 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向银行融通资金,银行按票据的应收金额扣除一定期间的贴现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

类型

  应收票据的贴现一般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带追索权贴现,一种是不带追索权贴现。

带追索

  所谓追索权,是指企业在转让应收款项的情况下,接受方在应收款项拒付或逾期支付时,向应收款项转让方索取应收金额的权利。带追索权贴现时,贴现企业因背书而在法律上负有连带偿债责任,这种责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是部分的,也可能是全部的。

不带追索

  不带追索权贴现时,票据一经贴现,企业将应收票据上的风险(不可收回账款的可能性)和未来经济利益全部转让给银行,企业贴现所得收入与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我国应收票据的贴现一般都带有追索权,按照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贴现后直接转销"应收票据"科目,不再单独设置会计科目反映或有负债,而是将这项潜在的债务责任在资产负债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核算过程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收票据到期值

  第二步:计算贴现利息

  贴现利息:到期值×贴现率÷360×贴现日数

  其中:贴现日数=票据期限-已持有票据期限

  第三步:计算贴现收入

  贴现收入=到期值-贴现利息

  第四步:编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贴现净额)

  财务费用(贴现收入小于票据面值的差额)

  贷:应收票据(票据面值)

  财务费用(贴现收入大于票据面值的差额)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实付贴现金额按到期价值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期限。

实例

  例如:2001年4月30日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票面利率为10%,票据面值为600000元的带息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贴现率为16%.计算过程如下:

  (1)票据到期值=600000+600000×10%÷360×60=610000(元)

  (2)计算贴现利息

  先计算到期日:4月15日签发,60天到期,到期日为6月14日。计算过程为:

  4月:30-15+1=16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60天

  再计算贴现天数:从贴现日4月30日至到期日6月14日,共计45天,计算过程如下:

  4月:30-30+1=1天

  5月:31天

  6月:13天

  合计:45天

  贴现天数为45天

  贴现利息=610000×16%÷360×45=12200(元)

  (3)贴现收入=610000-12200=597800(元)

  (4)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597800

  财务费用2200

  贷:应收票据 600000

相关条目

  应付票据贴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