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地震台

庐江地震台地处郯庐断裂带南端西侧,北侧10Km左右有梅山~龙河口断裂,南侧10Km左右有青山~晓天断裂,地震台处于这两组断裂与郯庐断裂带的交汇区附近。
- 中文名 庐江地震台
- 外文名 Lujiang Seismic Station
- 隶属 安徽省地震局
- 面积 5813㎡
- 建造时间 1983年
介绍
位于合肥市庐江县汤池镇的庐江地震台,地处郯庐断裂带南段,北距梅山~龙河口深断裂10公里,南距青山~晓天深断裂10公里,是华北地块、下扬子地块的交汇部位,也是郯庐断裂带南段唯一的地震地下流体前兆观测台站。
台站代码:34003
所在位置:庐江县汤池镇
海拔高程:42.5m
地质条件:地处郯庐断裂带南端西侧,北侧10Km左右有梅山~龙河口断裂,南侧10Km左右有青山~晓天断裂,地震台处于这两组断裂与郯庐断裂带的交汇区附近

台站占地:5813m
建筑面积:1450 m
台站类别:国家地下流体基本台
隶属关系:安徽省地震局
历史沿革
国家地震局在1981年5月《全国水化台网布局论证会》后,以(82)震监字第066号文正式批准建设庐江水化台(Ⅱ类)。1982年,省地震局 进行调研,
1983年,台站开始基建。
1984年,完成监测楼等主体基建和1号井孔的改造。
1985年6月至9月,台站进行水氡试测和最佳观测条件及观测项目选择的研究,开始对井压、流量、水氡及水中部分溶解气体(氦气、氧气、氮气、甲烷、气体总量等)和离子(水汞等)进行定时观测,每日一次。
1985年11月,国家地震局以(85)震科字第421号文件将庐江台列为国家Ⅰ类水化综合台。
1988年5月,庐江台建设通过国家地震局的专家组验收。
1994年,全国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在南京开会讨论《地下流体国家级综合监测台网规划方案》,庐江台入选。
台站供水使用自来水,供电为农电,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