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幼小衔接班

2022-07-07 11:41:31 百科资料

幼小衔接班,是指在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前的一个阶段,为使其能提前熟悉、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而进行的一种特殊教学课程。

  • 中文名称 幼小衔接班
  • 别名 学前班
  • 类别 教育
  • 阶段 幼儿园与小学之间

背景介绍

  幼小衔接班不属于正规的国民教育序列,也不是正常的幼儿园教育阶段,它的产生更多的是因为学校(主要指小学)、家长、社会各方共同作用、推动而形成的一种市场行为。幼小衔接班也不是一个固定的名称,也有学前班、潜能开发班等其他叫法,取决于其开办者的意志。

  一般认为幼小衔接班起源于一些小学因特殊原因而开设的学前班,后因考虑到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各地教育主管部门陆续禁止了小学开设学前班,从而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培训机构加入了开设幼小衔接班的行列。

  家长面对即将来临的新一年小学入学,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成了送孩子参加幼小衔接班的动力。

  "幼升小"考试压力大,直接上学前班成部分家长首选。

  教育机构的宣传、引导加深了家长的恐慌、抢跑意识,促使其送孩子参加幼小衔接班。

形式

  幼小衔接班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主要由幼儿园开办,完全替代幼儿园大班,在入小学之前的一整个学年的幼儿园教育中,推行幼小衔接教育。另一种由社会培训机构开办,主要利用幼儿园放学后,或者周末以及一年级前的暑假等时间开设课程,推行幼小衔接教育。

教学内容

  一般来说,这些幼小衔接班的学习内容包括思维数学、观察力,思维力的训练,汉字、拼音的学习等,也会教一些应付小学入学面谈的方法。 开设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内容包括拼音读写、20以内的加减法、陶艺、跆拳道、美术、音乐等 五花八门的课程,均由开设机构自行设计。在学前班执教的老师资质也各不相同,有些是聘用小学低年级部的教师,有些则通过社会招聘。

专业意见

  育儿专家卢欣认为,家长首先要明确幼小衔接(学前)班给孩子带来了什么。"专业的办学机构开办的幼小衔接(学前)班注重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相对于单纯的知识灌输,这种快乐教学法及相应综合能力的积累与培养,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更有益。"

  她介绍说,有调查发现那些在学前就掌握大量知识的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厌学。扎实的知识基础反而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在课堂上会更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与老师互动,从中体味学习乐趣,将知识掌握向更深、更广的方面延伸,进而品学兼优。

  在卢欣看来,无论是学前班,还是幼儿园的大班,都不是单纯地学知识,而是应该包括做人、学习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等全方面位提升。"父母要做的就是应该和老师多沟通,和孩子多互动,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真正得到加强。"卢欣同时强调了选择的重要性,建议家长对备选培训机构的办学理念、办学业绩、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口碑等进行综合对比,然后再从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交通是否便利等方面考虑,并要对拟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

  教育专家胡波认为: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要重要得多。

  "如果孩子读学前班,仅仅只是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这种方式不是很好。"心理学家、教育专家、作家胡波说。

  "重复的知识学习,幼儿可能会降低学习兴趣。对世界充满着求知欲、好奇心很重的孩子,在这两年时间内,学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这是个好现象吗?这会让孩子觉得学习太简单了。"胡波认为,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比分数重要得多。"有一个前十名现象(指在社会中成就事业的大多并不是在学校中成绩排列前十名的学生),很多特别出色的孩子,不是第一名。很多家长总是给孩子灌输第一的概念,孩子的后劲不足。关键在于孩子学得轻不轻松。孩子读了学前班,如果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以后的副作用更大。"

  相比于学前班,胡波认为让孩子上大班更好。"按照比较正规的幼儿园来说,它会对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心、探求心理有一定的培养。说到底,学前教育是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根基,包括孩子品格形成、与人交往、学习心理等等方面。如果家长给孩子报的是学小学知识的提前班,我觉得是毫无必要的。"胡波说。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汤林春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既有整个社会功利化的影响,也有家长教育观念偏差的原因,当然还有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超前教育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但仍然趋之若鹜,说到底还是"上个好小学就可以上个好初中,上个好初中就可以上个好高中,上个好高中就等于上个好大学,上个好大学在找工作时就占有很大优势"这个现实怪圈引导着家长。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课程与教学研究室主任夏雪梅博士认为,幼小衔接中的关注重点应是学习品质,即好奇心、主动性、专注与坚持、沟通与合作,以及情绪管理等,这些也是持续学习的基础。提前或过度练习写字,一方面会伤害到孩子的小肌肉群,另一方面会引发孩子对写字的反感。她建议,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可多进行如搭小积木、系鞋带、打绳结、挑绿豆等游戏。

主管部门

  对于"幼小衔接班"这种变相的"学前班",教育主管部门又是何种态度?

  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来看,如果"幼小衔接班"的办学资质没有问题,就不能算违规。但他也表示,"幼小衔接班"的办学质量难以监控,家长应根据孩子的情况慎重选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