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干证

2022-07-11 05:56:42 百科资料

干证,读音为gān zhèng,汉语词语,意思是诉讼双方的有关证人。

出自《州县提纲·察监系人》。

  • 中文名称 干证
  • 拼音 gān zhèng
  • 释义 诉讼双方的有关证人
  • 出处 《州县提纲·察监系人》

解释

  诉讼双方的有关证人。

出处

  宋·陈襄《州县提纲·察监系人》:二竞(指原告被告)干证俱在,即须剖决。

  《宋史·刑法志》:绍兴十六年诏:诸鞫狱追到干证人,无罪遣还者,每程给米一升半,钱十五文。

  《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县主问众干证口词,也有说打倒的,也有说推跌的"。

  元无名氏《神奴儿》第四折:"你看这李阿陈口内词因,与这状子上不同,其中必然暗昧着,老夫怎生下断,中间但得一个干证的来,可也好也。"

  《负曝闲谈》第二三回:"如此说来,大老爷你倒成了这乌龟的嫡亲干证了!"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不想被庵里邻居牵去杀了,所以来告状,就带施牛的这个人做干证。"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