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2022-07-07 03:37:32 百科资料

此篇是《己亥杂诗》第四首,写于离开北京城之时。

  • 作者 龚自珍
  • 作品名称 己亥杂诗·此去东山又北山
  • 创作年代 清代
  • 作品出处 己亥杂诗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己亥杂诗

  此去东山又北山①,镜中强半尚红颜②。

  白云出处从无例③,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傔从④,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作品注释

  ①"东山"句:表明自己归隐之志。东山系东晋谢安隐居之地,北山即南京紫金山,南齐周颙隐居于此,后出山为官,孔稚珪写有名篇《北山移文》予以讽刺。

  ②强半:多半。

  ③"白云"句: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语意。出处(chǔ),个人进退。《易经》:"君子之道,或出或处。" 无例,没有规律,随心随势而动。

  ④傔从(qiànzòng):仆从。

作品简析

  《己亥杂诗》写于公元1839年(道光十九年己亥)龚自珍辞官返乡之时,由农历四月二十三日起,至十二月二十六日止,计315首,全属七言绝句(其中部分不依近体格律的古绝),堪称中国诗史上最大规模的组诗,又从某种意义上可视为龚自珍的诗体自传。可以说,在这一组诗中,定庵向时人、也向后人集中展示了自己复杂而又饶具魅力的内心世界。研究龚自珍其人、其文学成就,《己亥杂诗》应是重中之重。

  开篇即明揭归隐之志,诗人崛强而又带有一些伤感地宣称:我的青春还在,还大有可为!其"强半"、"尚"几字颇堪玩味。三四句引陶潜语意,自比无心出岫、独往独来的白云,一种刻骨的傲态,一种嵚崎磊落的人格风范凸起于字里行间。

作者简介

  龚自珍

龚自珍像

  (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改良主义的先驱。字尔玉,又字璱人,号定庵;更名易简,字伯定;又更名巩祚,号定盦;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学者家庭。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他一生创作,诗、词、文都有建树,被后世称为"近代文学开山作家"。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