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纛
2022-06-25 23:16:40 百科资料

左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zuǒ dào,释义为古代皇帝乘舆上的饰物。
- 中文名 左纛
- 拼音 zuǒ dào
- 注音 ㄗㄨㄛˇ ㄉㄠˋ
- 释义 古代皇帝乘舆上的饰物
解释
古代皇帝乘舆上的饰物,以牦牛尾或雉尾制成,设在车衡左边或左騑上。
出处
1. 《史记·项羽本纪》:" 纪信 乘黄屋,傅左纛(音到,参见軞车或旄车)。" 裴骃集解:" 李斐 曰:'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 蔡邕曰:'以牦牛尾为之,如斗,或在騑头,或在衡上也。'"
2. 《史.正史.史记.高祖本纪》:太史公曰: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郑玄曰:忠,质厚也。野,少礼节也)。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郑玄曰:多威仪如事鬼神)。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音塞,徐广曰:一作薄,语本出子思子,见今礼表记作薄)。故救僿,莫若以忠(郑玄曰:复反始)。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闲,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括地志云:长陵,在雍州咸阳县东三十里)。
3. 汉 扬雄《河东赋》:"张耀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梢。" 清 张玉书《大阅恭纪》诗:" 褒鄂宗臣张左纛, 薛 岐帝胄领中权。"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