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宽叶羌活

2022-06-28 06:17:11 百科资料

宽叶羌活(学名: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Boissieu)是伞形科羌活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80-180厘米。有发达的根茎,基部多残留叶鞘。茎直立,少分枝,圆柱形。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柄,柄长1-22厘米,下部有抱茎的叶鞘;叶大,三出式2-3回羽状复叶。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直径5-14厘米,花序梗长5-25厘米。分生果近圆形;油管明显,每棱槽3-4,合生面4;胚乳内凹。花期7月,果期8-9月。

分布于中国山西、陕西、湖北、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700-45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

宽叶羌活以根茎入药,中药名为羌活,根茎含挥发油,味辛、苦,温。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肩背酸痛。

(概述图参考来源: )

  • 中文名称 宽叶羌活
  • 拉丁学名 Notopterygium franchetii H. de Boissieu
  • 别名 福氏羌活、岷羌活、大头羌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80-180厘米。有发达的根茎,基部多残留叶鞘。茎直立,少分枝,圆柱形,中空,有纵直细条纹,带紫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有柄,柄长1-22厘米,下部有抱茎的叶鞘;叶大,三出式2-3回羽状复叶,一回羽片2-3对,有短柄或近无柄,末回裂片无柄或有短柄,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或渐尖,基部略带楔形,边缘有粗锯齿,脉上及叶缘有微毛;茎上部叶少数,叶片简化,仅有3小叶,叶鞘发达,膜质。复伞形花序顶生和腋生,直径5-14厘米,花序梗长5-25厘米;总苞片1-3,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早落;伞辐10-17 (23),长3-12厘米;小伞形花序直径1-3厘米,有多数花;小总苞片4-5,线形,长3-4毫米;花柄长0.5-1厘米;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淡黄色,倒卵形,长1-1.5毫米,顶端渐尖或钝,内折;雄蕊的花丝内弯,花药椭圆形,黄色,长约1毫米;花柱2,短,花柱基隆起,略呈平压状。分生果近圆形,长5毫米,宽4毫米,背腹稍压扁,背棱、中棱及侧棱均扩展成翅,但发展不均匀,翅宽约1毫米;油管明显,每棱槽3-4,合生面4;胚乳内凹。花期7月,果期8-9月。

分布范围

  产山西、陕西、湖北、四川、内蒙古、甘肃、青海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700-4500米的林缘及灌丛内。模式标本采自湖北。

宽叶羌活

主要价值

  根及根状茎入药,能发表祛风、镇痛等,主治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痛。

性味归经

  辛苦,温。①《药性论》:"味苦辛,无毒。"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 辛。"③《汤液本草》:"气微温,味苦甘,平。"

  入膀胱、肾经。①《珍珠囊》:"足太阳膀胱经。""手太阳小肠。"②《汤液本草》:"足太阳、厥阴经。"③《本草蒙筌》:"手、足太阳,足少阴、厥阴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血虚痹痛忌服。《本草经疏》:"血虚头痛及遍身疼痛骨痛因而带寒热者,此属内证,误用反致作剧。"

  药物配伍 配川芎,祛风胜湿、活血止痛;配苍术,搜风胜湿、止痛;配防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配麻黄,散风寒、止痹痛。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春、秋挖取根及根茎,去净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 拣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晾干。

  考 证 出自《神农本草经》。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