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崛山

2022-06-29 04:53:03 百科资料

梵名Gr!dhraku^t!a ,巴利名Gijjha-ku^t!a 。又作只阇崛山、耆阇多山、崛山。

  • 中文名 崛山
  • 巴利名 Gijjha-ku^t!a
  • 又    名 只阇崛山
  • 梵    名 Gr!dhraku^t!a 

基本简介

  其名由来

  梵名Gr!dhraku^t!a ,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史学记载

  英国考古学家康林罕(A. Cunningham)据大唐西域记与高僧法显传之记载,推定其位置即今之贝哈尔州(Behar)拉查基尔(Rajgir)东南之塞拉吉里(Saila-giri)。另据近时之探查,则谓新旧王舍城之间有一向东绵延之山峡,山峡之北耸立一海拔千尺之秀峰,其南面之中腹大约二二四公尺处有一岩台,称为查塔吉里(Chata-giri),其处乃佛陀多次演说妙法之耆阇崛山。

历史传说

  与佛陀同时代之摩羯陀国频婆娑罗王(梵Bimbisa^ra )为闻法之故,曾大兴工程,自山腰至山顶,跨谷凌岩,编石为阶,广十余步,长约三公里。山顶有一佛陀昔日之说法台,然迄今仅存红砖墙基。此外,复有佛教古迹多处,如提婆达多投石击佛处、佛陀与舍利弗等诸声闻入定之石室、阿难遭受魔王娆乱之处、佛陀宣说法华经、大品般若经、金光明最胜王经、无量寿经等处。[大智度论卷三、大唐西域记卷九、法华经文句卷一上、玄应音义卷六]

崛山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