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崔嵬

2022-07-06 08:55:22 百科资料

崔嵬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uī wéi,基本意思是有石头的土山;形容高峻,高大雄伟的物体(多指山);高峻,高大雄伟。出自《沁园春》、《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等文献。

  • 中文名称 崔嵬
  • 外文名称 cuī wéi
  • 意义 有石头的土山
  • 文献 《沁园春》

释义出处

  1.高峻,高大雄伟。

  《楚辞·七谏》:"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 王逸 注:"崔巍,高貌。"

  《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唐 杨炯 《青苔赋》:"灵山偃蹇,巨壁崔巍。"

  《西游记》第三六回:"你看那里山势崔巍,须是要仔细提防,恐又有魔障侵身也。"

  郭沫若 《武汉长江大桥》诗:" 黄鹤楼将要增加它的崔巍, 晴川阁 将要增加它的静美。"

  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指高峻的山。

  清 陈维崧 《江城子·春雨新晴过吴城西禅寺次云臣南水赋》词:"千寻佛阁倚崔巍,眺胥台 ,漫生哀。"

  3.岩石高低不平的土山。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基本释义

  崔嵬 cuī wéi

  1、有土的石山。《尔雅·释山》:"石戴土谓之崔嵬。"

  2、高大。

  有土的石山:陟彼崔嵬。

  高耸的样子:冠切云之崔嵬|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

相关文学

名言

  宋·姚勉: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诗歌

  《沁园春·寿婺州陈司斋九月九日》 狂澜:汹涌的波涛,比喻险恶动乱的局势。 中流砥柱:比喻可以力挽危局的重要人物。砥柱,本系山名,屹立于三门峡东北黄河的急流之中。

  诗经·国风·周南·卷耳

  无名氏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古风(其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杨波喷云雷。 鯮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