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松

多年生草本,高5-20cm。全株无毛。多须根。茎直立,有分枝,老时木化。
- 中文学名 岩松
- 别称 瓦松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信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拼音】 Yán Sōnɡ

【别名】瓦松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黄花岩松或红花岩松 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白果景天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leucocarpum Franch.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
黄花岩松
[花]房状花序,顶生,分枝3条,每分枝常再分枝,有微乳头状突起;花无梗,花多数,偏生于分枝的一侧;萼片4-5,不等长,长圆状线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10mm;花瓣4-5,深黄色,披针状长圆形,长5-7mm;雄蕊8-10,2轮,对瓣的着生近基部;鳞片4-5,近四方形;心皮4-5,腹面浅囊状。蓇葖昨芒状开展。种子多数,长圆形,有微乳头状凸起,棕色。花期8-10月,果期10月。
[叶]叶互生,上部排列紧密而呈覆瓦状;叶片线形,长1.8~3.3厘米,宽1.8~3.3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抱茎,全缘。聚伞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多数,排列紧密,偏生于枝的一侧;花冠黄色;花萼4~5;花瓣5。蓇葖果。种子多数。
多年生草本,高16~22厘米。根稍分枝,弯曲,向下渐细,如鼠尾状。茎直立,分枝,老时木化;幼枝绿色,有棱;老枝细柱形,灰色,留有叶痕。

红花岩松
又名:石莲。二年生草本,肉质。茎直立,带红色,高15~50厘米。基生叶莲座状,匙状矩圆形,先端渐尖;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但较狭小。花序伞房状;上部苞片条形;萼片5,宽三角形;花瓣5,粉红色,矩圆形至披针形;雄蕊5;心皮5。蓇葖果。种子细小,平滑。

环境
生于山野、岩石、房顷、山区石上。
分布
分布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等地。
主要
《辞典》所记药用价值
【性味】辛,寒。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治肝炎,中耳炎,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捣汁滴耳。
【附方】治肝炎:岩松、苦马菜等量。水煎服。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所记药用价值》
【性味】辛;寒
【归经】肾;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主肝炎;化脓性中耳炎;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绞汁滴耳。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