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地弓形虫
基本简介
岗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Nicolle &Manceaux,1908)是猫科动物的肠道球虫,由法国学者Nicolle及
Manceaux在刚地梳趾鼠(Ctenodactylusgondii)单核细胞内发现,虫体呈弓形,命名为刚地弓形虫。该虫呈世界性分布,人和许多动物都能感染,引起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尤其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可造成严重后果,属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protozoan)。
治病
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免疫功能正常时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异常增殖而致病。
速殖子是主要致病阶段。虫体侵入有核细胞大量增殖,组织细胞被破坏,炎症细胞侵润,导致组织的炎症,坏死。
(1)先天性弓形虫病
母亲孕期感染,50%胎儿先天感染
胎儿先天性畸形,如脑积水、无脑儿、视网膜脉络膜炎、弱智等或流产、早产、死产等。
(2)后天获得性弓形虫病
免疫力天常--隐性感染
岗地弓形虫
免疫力低下--全身性弓形虫
引起脑膜炎、视网腊脉络膜炎、 淋巴结炎、肝炎、心膜炎、肺炎。
流行环节
(1)传染源: 动物是弓形虫病的传染源,猫及猫科动物是重要传染源。人经胎盘的垂直传播也具有传染源的意义。
(2)传播途径:食入未煮熟的含各发育期弓形虫的肉制品、蛋品、乳类或被卵囊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致感染;肉类加工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有可能经口、鼻、眼角膜或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输血或器官移植也可能引起感染;节肢动物携带卵囊也具有一定的传播意义。
(3)易感人群:人对弓形虫普遍易感。胎儿和婴幼儿的易感性较成人高,肿瘤和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患者比正常人更易感。人的易感性随接触机会增多而上升,但无性别上的差异。
预防
(1)应加强对家畜、家禽和可疑动物的监测和隔离;
(2)对肉类加工厂建立必要的检疫制度,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教育群众不吃生或半生的肉制品,不养猫养动物,不要让猫舔手、脸及食具等;
(3)定期对孕妇作弓形虫常规检查,以防制先天性弓形虫病的发生。
(4)对急性期患者应及时药物治疗,药物有乙胺嘧啶、磺胺类如复方新诺明。孕妇初次感染应立即服用螺旋霉素

岗地弓形虫图片(3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