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州
岐州是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俱在河南南召县西六十里。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雍,在今陕西凤翔县南。隋改曰扶风郡,唐初复曰岐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曰扶风郡,756年改曰凤翔郡,升为西京凤翔府。
南岐州: 南朝梁天监末(519)置,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
- 中文名称 岐州
- 外文名称 Qi State
- 地点 湖北房县(南岐州)
- 出处 《郡县表》
- 地处 河南南召县西六十里(北岐州)
北岐州
后魏置东、西二岐州,俱在河南南召县西六十里。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所在雍城镇(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辖境相当今陕西周至、麟游、陇县、宝鸡、太白等市县地。隋开皇元年(581)移治雍县(今凤翔县)。隋改曰扶风郡,唐初复曰岐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扶风郡,至德元年(756年)改名凤翔郡,升为西京凤翔府。
南岐州
南朝梁天监末(519)置,治所在房陵县(今湖北房县)。
房州,即湖北房县,古称"房陵"。
春秋为防渚,属麇、庸二国之地。战国为房陵,属楚。
秦置房陵县,属汉中郡,以"纵横千里、山林四塞、其固高陵、如有房屋"得名。
东汉末为房陵郡治,改属荆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合房陵、上庸两郡为新城郡,房陵为新城郡治台。
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年)改称属梁州。
关于岐州设置的时间,另说有:
1、徐氏《郡县表》谓梁太清末(549)武帝置岐、绥州;
2、又有谓梁承圣元年(552)置岐州于房陵;
以上三说,前后相差竟达半个世纪。经考,当以天监末(519年)为是。
西魏改为光迁国。
详情
隋大业二年(606年)为房陵郡。
唐贞观十年(636年)改光迁县为房陵县,为房州治,隶山南东道。
宋雍熙三年(986年)升房州为保康军,隶京西南路。
元为房州治,隶湖广中书省襄阳路。至正二年(1342年)省房陵县入房州。
明洪武十年(1377年)降州为县,始称房县,属湖广布政使司襄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房县改属郧阳府。
民国初年属襄阳道;民国二十年(1931年)隶湖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隶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