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022-06-27 09:18:04 百科资料

《论语·子罕》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通"凋",凋零。到了每年天气最冷的时候,其他植物多都凋零,只有松柏挺拔、不落。比喻有修道的人有坚韧的力量,耐得住困苦,受得了折磨,不至于改变初心。

  • 中文名称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体裁 语录体,叙事体
  • 出处 《论语·子罕》
  • 寓意 坚韧,耐得住困苦,不改变初心
  • 作者 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1)也。" (《论语·子罕第九》)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

  (1) 雕:同"凋",凋零。

  (2)然后:就。 然,这样. 后,之后。

译文

  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深层含义

  孔丘说:"在艰苦的环境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孔丘说:"在污浊的社会中,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君子。"

词义

  岁:年。

  之:这里的之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变成偏正结构,不翻译。

  岁寒: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

  然:这样。

  后:古意同"不"。

  凋:凋谢

  深层含义:

  岁寒:比喻污浊的社会或艰苦的环境。

  松柏:君子。

  松柏:常绿乔木,喜温抗寒,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强,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南部及华东地区,亦常用作园林作观赏树种。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松树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并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

词语辩正

  《论语·子罕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传统译文:

  1、"孔子说:"(到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样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不会凋谢的。"

  此译文将"后凋"译作"不会凋谢"。并且注释说"后,古意为不"。后即是后,岂能将后译为不,古籍中从无此种用法,实出臆断。

  2、孔子说:"天气冷了,然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此译文将"后凋"译作"最后凋谢",显系错误。松柏为常绿乔木,不会凋谢,这是基本的常识。

  这个译文:孔子说:"天气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柏迟迟不凋谢的可贵"。

  《说文》:"后,迟也"。"松柏之后凋"是说松柏"迟凋",迟到人们总是等不到它凋谢。故将"后凋"译作"迟迟不凋谢",最为适当。而且孔子谆谆善诱地给我们讲这个道理的目的--不是为了告诉你松柏的"后凋",而是为了说松柏"后凋"之可贵。所以译作:"天气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柏迟迟不凋谢的可贵"。方可反映原文的本旨。

喻意

  喻意: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不会(像其他的植物一样)凋谢的道理。比喻松柏坚忍耐寒的品质。

出处

  本文选自《论语·子罕第28》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