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屿光中学

2022-06-30 07:22:07 百科资料

学校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人才辈出,是学生腾飞的摇篮,教师成长的沃野。 学校拥有一支团结、实干、高素质的具有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曾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有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 中文名称 屿光中学
  • 创办时间 1921年
  • 办学性质 公立中学
  • 所属地区 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东南部的屿头村
  • 类型 中学

学校简介

  教师们凭着开放的教育思想,领先的科研,以良好的素质,进取的态度,奉献的精神和踏实的作风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学校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为育人理念,从整体改革实验到差异教育的研究从二级循环活动的尝试到创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探索,捕捉着现代教育最敏感的话题,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质量树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学校之一。

地理位置

  惠安屿光中学地处福建泉州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东南部的屿头村,辖屿头、海尾、埭仔等3个自然村,北依福厦公路国道324线,西南临洛阳江,总面积3.5平方公里。是个风景秀丽,物丰地的自然村。屿头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低-6.8℃,极端最高38.1℃,平均无霜期259天,年均降水量1675.8毫米。,旅居海外侨胞8000多人,是名闻闽南的著名侨乡,被誉为"东南明珠",她以其特有的菲港澳台人文优势,蜚声海内外.

历史沿革

  民国10年(1921年),由旅菲乡侨集资兴办。次年开学上课,校址在洛阳屿头村,为惠安最早的侨办学校。校名始称杏峰学校,每个学生由乡侨赠送校服1套,课程还开设英语。民国17年,改称私立道南小学。民国18年,有4位校董遭土匪绑架,被敲诈去3万元,学校经费困难,停办两年,民国21年复办。民国24年校长柯作梁联合新生小学宣传抗日,抵制日货,竟遭民团包围捣乱,学校被迫停课一个时期。民国30年,日寇攻陷菲岛,侨汇中断,又告停课。未几,学校作为洛东中心小学屿光分校复课,仅办初小。民国32年,村里自筹经费,独立办校,改称屿头国民学校。民国34年,抗战胜利,侨汇复通,校名改称屿头小学,旋又改称屿光小学。

  1949年8月后,屿光小学兼办农民夜校,增加屿光中学。1950年,校名改称私立屿光完全小学,1958年,复名屿光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校名曾先后改为红光小学、屿头五七学校、屿头小学等等。1978年,乡侨捐资12.6万元,次年动工兴建教学楼2幢、教室20间。并设附中。1981年,教学楼竣工,800名学生迁入新居。1985年,乡侨捐资38万元,兴建"四贤楼",作为礼堂、膳厅和教师宿舍。1986年,学校改名屿光学校,1988年8月,附中独立成校,分别称屿光小学和屿光中学。

师资力量

  学校建校于1922年,所属学段为初中。师资有65人,学生有1000多人,占地面积40多亩,学校于2008年建成塑胶跑道等学校改建措施,学校风貌趋于现代化。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