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山茱萸科

2022-06-27 07:35:06 百科资料

山茱萸科,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的 1科。落叶或常绿乔、灌木,极稀草本。单叶对生或互生,少数近于轮生;叶脉羽状,稀掌状;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无托叶或有托叶,分裂或不裂。花两性或单性异株,常组成圆锥、伞形、聚伞花序,个别属为头状花序,具苞片或总苞片;花萼管状,与子房合生,先端具3-5萼片;花瓣3-5,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互生,子房下位。果实为核果或浆果状核果。

  • 中文名 山茱萸科
  • 学名 Cornaceae
  • 界 植物界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本,稀常绿或草木。单叶对生,稀互生或近于轮生,通常叶脉羽状,稀为掌状叶脉,边缘全缘或有锯齿;无托叶或托叶纤毛状。花两性或单性异株,为圆锥、聚伞、伞形或头状等花序,有苞片或总苞片;花3-5数;花萼管状与子房合生,先端有齿状裂片3-5;花瓣3-5,通常白色,稀黄色、绿色及紫红色,镊合状或覆瓦状排列;雄蕊与花瓣同数而与之互生,生于花盘的基部;子房下位,1-4(-5)室,每室有1枚下垂的倒生胚珠,花柱短或稍长,柱头头状或截形,有时有2-3(-5)裂片。果为核果或浆果状核果;核骨质,稀木质;种子1-4(-5)枚,种皮膜质或薄革质,胚小,胚乳丰富。

山茱萸科

分布

  具两极性分布,主要分布于南北两半球的温带至热带高山地区,北半球寒带也有个别属分布。中国产9属60余种,其中特有种达40余种。除新疆、宁夏外,其余各省区均有分布,因西南地区的地形和地貌复杂,且受第四纪冰川影响不大,故本科植物在云南、四川两省分布的属、种均较丰富,种下的等级也较多。

  本科植物除草茱萸属为草本,在中国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区的针叶林下外,其余各属多生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及落叶阔叶混交林中,或生于亚高山针叶林下,常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土壤湿润肥沃、pH值5~6的山地黄壤、黄棕壤、灰棕壤中。

下级分类

  桃叶珊瑚属 Aucuba Thunb.

山茱萸科

  灯台树属 Bothrocaryum (Koehne) Pojark.

  草茱萸属 Chamaepericlymenum Graebn.

  山茱萸属 Cornus Linn., sensu stricto.

  四照花属 Dendrobenthamia Hutch.

  青荚叶属 Helwingia Willd.

  单室茱萸属 Mastixia Blume

  梾木属 Swida Opiz

  鞘柄木属 Toricellia DC.

品种分类

红瑞木

  红瑞木:山茱萸科,梾木属。又名红梗木、凉子木。落叶灌木。老干暗红色,枝桠血红色。叶对生,椭圆形。聚伞花序顶生,花乳白色。花期5月-6月。果实乳白或蓝白色,成熟期8月-10月。

灯台树

  有几层近于轮生的枝条,上部树冠较窄,下部较宽,形如灯台,故名。喜生于向阳、土层深厚肥沃、局部平坦地区;树形美观,为好的行道树种;果实俗名"灯台籽",含油量较高,民间用以榨油,是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木材可供建筑、器具和雕刻等用。

毛梾

  产于辽宁、河北、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山东中部以及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各省区。分散生于海拔300~1800米的密林中或杂木林下。树高6~15米;树皮厚,黑褐色,条形块状开裂,小枝近于对生。叶对生,冬季凋落。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子房下位,花柱棍棒形,核果球形,核骨质,无孔穴。毛梾为一种木本油料植物,果实含油量达27~38%,供食用或高级润滑油用;木材红褐色,美观,可作家具、车辆和农具等;叶和树皮可提取栲胶;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石缝中,为一种"四旁"绿化或水土保持树种。

山茱萸

  产于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叶对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伞形花序,有卵形总苞片4,厚纸质至革质,暗紫色,开花后脱落。核果长椭圆形,红色至紫红色。山茱萸的果实称"萸肉",俗名"枣皮",为中国传统中药材,味酸涩,性微温,为弥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

四照花

  产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分布于海拔600~2200米的森林中。为落叶小乔木,高2~10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叶对生,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顶生球形头状花序,具有4枚白色至淡黄色卵形至卵状披针形的总苞片;花小,黄色。果为聚合果。四照花成熟的果实味甜多汁,俗称"山荔枝",可以生食。又可为酿酒原料,花序极为美观,常引种为庭园观赏植物。

桃叶珊瑚

  桃叶珊瑚:台湾及华南各省均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为常绿小乔木,稀灌木状,树皮灰绿色。枝、叶均对生;叶厚革质,椭圆形,边缘有5~7对粗锯齿。花单性异株,呈顶生圆锥花序,花4数,子房下位。核果圆柱状,幼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常1~2年生果序同生于枝上。本种冬季有鲜红色的圆锥状果序及常绿叶片,可栽培作观赏植物。

青荚叶

  青荚叶广布于黄河流域以南各省,生于海拔3300米以下的亚高山针叶林及常绿阔叶林下,性喜阴湿。日本也有分布。民间称"叶上珠"、"叶上花"、"大叶通草"。落叶灌木。叶纸质,卵形或卵圆形,边缘有刺状细锯齿,托叶线状分裂。花单性异株,常成伞形花序生于叶面的中脉上,稀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花3~5数。浆果由绿色至红色、黑色,有3~5分核。民间常将本种茎的髓部及果实作药用。

  洒金桃叶珊瑚的花

洒金桃叶珊瑚

  洒金桃叶珊瑚:山茱萸科,桃叶珊瑚属。别名:洒金东瀛珊瑚、花叶青木。桃叶珊瑚的栽培变种。常绿灌木。小枝粗圆。叶对生,革质,暗绿色,有光泽,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广楔形,叶缘疏生锯齿。叶面散生大小不等的黄色或淡黄色斑点。雌雄异株,3-4月开花,花紫色,圆锥花序顶生。浆果状核果短椭圆形,11月成熟,成熟时鲜红色。 原产日本和朝鲜半岛。

用途

  本科植物的木材坚硬为良好的农具用材;少数种类为木本油科植物,其果实榨油可供食用或工业用;另有一些种类可作药用或庭园观赏用。

  本科的山茱萸属为传统的中药材"萸肉",青荚叶属民间常作药用;梾木属个别种的果实为油料植物,可供食用及药用,;四照花属的果实可食用或酿造用;桃叶珊瑚属及其它各属均可作观赏植物及行道树。

  灯台树产于中国的东北部、台湾和长江以南各省区。喜马拉雅山区、朝鲜和日本也有分布。常散生于海拔250~2600米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或亚高山针阔叶混交林中。乔木,高6~15米;树皮光滑,枝条开张。叶互生。顶生大型伞房状聚伞花序,花白色,子房下位,花柱圆柱形。核果球形,成熟时紫红色至黑色;核骨质,顶端有一个方形孔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