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资料> 正文

山捻子

2022-07-03 10:38:57 百科资料

山捻子是岭南的一种山岭佳果,一些地方叫倒捻子、都捻子、捻子、岗捻。学名则桃金娘。

简介

  山捻子的学名叫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桃金娘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南粤、闽、桂地区,多为野生灌木,高一米左右,叶对生,卵形。花单生叶腋,花期为七月至八月。果实为浆果,未成熟时为绿色,八月至十月间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可食用。

  1、植物:别名:当泥、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福建闽南地区有叫:哆尼 )、当梨子、乌肚子。

  简介:桃金娘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tomentosa(Ait.)Hassk. 的果实,又名桃娘、棯子、山棯。形态特征 桃金娘科常绿小灌木,高0.5-2米;叶对生,革质,长3-6厘米,宽1.5-3厘米,下面披短柔毛,有离基三出脉.聚伞花序腋生,有花1-3朵.花紫红色,小苞片2,萼裂5;花瓣5;雄蕊多数;子房下位,三室.浆果.

  浆果球色,直径1.4 厘米,暗紫色。桃金娘果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山捻子

  山捻子(5张)

  糖类等。 产地分布 分布于我国南部.生于红黄壤丘陵上. 价值用途 果实以根、叶和果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血通络,收敛止泻,补虚止血的功效。性味甘涩平,具有养血、止血、涩肠、固精的功效。治血虚、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脱肛、耳鸣、遗精、血崩、带下等。

  根:祛风活络,收敛止泻。用于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功能性子宫出血,脱肛;外用治烧烫伤。

  叶:收敛止泻,止血。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外用治外伤出血。

  果:补血,滋养,安胎。用于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耳鸣,遗精。

  用法用量

  根、叶、果0.5~1两;根、叶外用适量。

  相关记载

  《纲目拾遗》载"养血、明目。"《本草求原》载"止痢、赤白带、生肌止血。"

  捻子果实吃多了会便秘,预防方法为:吃完果实后喝一碗盐水,这样就不会便秘了。捻子树叶剁碎外敷伤口有止血作用。

相关资料

  《辞海》桃金娘条说:(捻子)"桃金娘科。常绿灌木。叶对生,椭圆形,有基出三大脉,下面被毛。夏季开花,花淡红色,桨果大如樱桃,熟时暗紫色。果可食。"古书也多有记载,《岭表录异》:"倒捻子,窠丛不大,叶如苦李,花似蜀葵,小而深紫。南中妇女得以染色。……食者必捻其蒂,故谓之倒捻子,或呼为都捻子。……食之甜软,甚暖腹,"《滇海虞衡志》有:"都念子者,倒捻子也。……头上有四叶如柿蒂,捻其蒂而食,谓倒捻子。讹为都念。外紫内赤、无核。"《御览》有:"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十二年四月,……敕付西苑十六院内种。……其子小于柿子。甘酸至美,蜜渍为粽益佳。"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