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手线

山手线隶属于东日本旅客铁道,官方统计书目中起点站为东京都港区品川站,终点为东京都北区田端站。
山手线是日本东京都东京都区部的通勤线路之一,运行线路呈环状,沿线有众多枢纽,是东京的交通命脉。
- 中文名称 山手线
- 外文名称 Yamanote Line
山手线(やまのてせん) - 开通日期 1885年3月1日
- 线路长度 34.5 km
- 设计速度 90 km/h
线路概况
山手线信息
所有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
经营公司:东日本旅客铁道、日本货物铁道
线路里程:34.5km
轨距:1067mm
车站数:30
线路状况:全线复线直流1500V架空电车线法供电
线路记号:JY
车辆基地:东京综合车辆中心
信号系统:D-ATC
所属支社:东日本旅客铁道东京支社
山手货物线信息
最高速度:95km/h
轨距:1067mm
线路状态:全线复线直流1500V架空电车线法供电
所属支社:东日本旅客铁道东京支社
IC卡使用
全线位于大都市近郊区间的"东京近郊期间"内,位于东京地区电车特定区间(E电)、特定都区市内的"东京都区内",全线可以使用Suica乘车。
土建中的山手线
土建中的山手线是指《铁道要览》中记录的起于东京都港区品川站,终于东京都北区田端站的20.6km的复线铁路,是东海道本线的支线。而湘南新宿线、埼京线和货物列车通过的路线称之为"山手货物线"。
运行系统中的山手线
运行系统中的山手线是在东京都心内呈现环状的铁路线,其中东京站~品川站借用东海道本线,东京站~田端站借用东北本线,系统线路全长34.5km。
MARS系统中的山手线
MARS系统中的山手线是除去代代木站~新宿站、包括田端站~日暮里站的土建山手线。
计价系统中的山手线
东京站起计营业里程100km~200km的范围所在的车站到发的乘车券,或是1km~200km的范围所在的车站到发的一部分特别企划乘车券显示的车费计算上的名称。
线路简介
山手线是东京都心最大的交通动脉,也是东京首都圈铁路网络的骨干之一,环状的运行线路连结都心部众多主要地区。在都市发展上,山手线已大致成为东京都市中心区域与市郊地带的分界、以及铁道交通的转接点。
由于地下铁路线大多与山手线环状区间内侧交错布设,私铁也大多自环状区间外侧,向市郊呈放射状分布,因此山手线的换乘站极多。除了得以转乘新干线的转乘大站--东京站、上野站和品川站之外,山手线营运区间亦有池袋站、新宿站、涩谷站等多条私铁与地铁汇集的大型转乘站伴随城市副中心的发展而出现,尽管已有多条地铁线与私铁线相互直通运转,但是山手线的地位并未受到影响。
由于山手线连接东京多个新中心,虽然与都营地下铁直通运行,近郊列车直接进入都心,但山手线乘车混杂率仍高达250%。为了解决相关问题,JR东日本将山手货物线客运化,又新增加上野东京线缓解客流,新建设埼京线等线路。2015年山手线内回、外回混杂率均低于170%。
除了日常通勤通学,外国游客也是山手线主要使用对象,为此JR东日本特别成立山手线项目团队,在2018年发布了《TOKYO MOVING ROUND》杂志,用来介绍沿线历史和知名店铺。
山手货物线
山手货物线是指在山手线品川站~田端站与山手线并行的复线的通称,简称"山货"。主要由埼京线和湘南新宿线列车使用。
大正时期山手线客运事业发展,为了对山手线进行复复线化而通过在田端站借用东北本线货物线连接大崎站站台北侧的大崎支线,最终在品川站汇入横须贺线来修建山手货物线,并通过山手货物线进行货物中继。
20世纪60年代,山手货物线达到运输极限,于是准备修建新的环状线,因此1973年武藏野线开通。随着1986年埼京线进入,2001年湘南新宿线进入,山手货物线的货运功能已经相当低下。
同样天皇用来出行的御召列车也通过山手货物线进出原宿站。
历史沿革
概述
山手线最早的原型为1885年3月1日通车的日本铁道品川线赤羽站~品川站,是当时东京市区第一条南北向纵贯的铁路线,并与官设铁道的东海道本线交会。品川线原本是日本铁道为了连接作为港口的品川、横滨和东京北部的日本铁道第一区线计划的一部分。但是如果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山之手地区建设铁路,技术上和资金上都存在困难,因此在1883年7月28日,日本铁道第一区线以上野站为起点先行开通。直到2年后的1885年3月1日,当时计划的路线品川站~赤羽站才开通。当时日本铁道的最南端为上野站,官设铁道的最北端为新桥站。为了和官设铁道相连接,一种方案是直接建设连接这两站的铁路。这种方案虽然距离最短,但是因为需要穿过东京市中心的下町,建设上有较大的困难。而沿着山之手地区铺设铁路的另一种方案虽然距离较长,但是当时沿线人口较少,铺设铁路相对容易,所以最终选择了后者。营业最初在新桥站~品川站~赤羽站间每天有4列往返列车行驶。
1891年9月1日,日本铁道第一区线至第五区线全部通车,东京地区和东北地方得以以铁路相连接。与此同时,日本铁道开始计划建设土浦线(今:常磐线)与品川 · 横滨方面的联络线。土浦线经过土浦站~南千住站~田端站连接了茨城县的土浦 · 水户地区和东京北部,于1896年12月25日通车。1903年4月1日,这段连接田端站和池袋站的联络线随着池袋站的开始运营正式通车。当初联络线规划以目白站为终点,但是因为目白站周边难以取得用以扩张车站的土地,最终改为在池袋站与品川线交汇。这个规划使得驹込站与巢鸭站之间的线路呈西南走向,而在大冢站附近转向西北。这条联络线最初被称为丰岛线,在开业前的1901年11月16日与品川线合称为山手线。
山手线支线通车后,山手线承担了东北本线、信越本线、常磐线、中央本线和东海道本线连接的任务。由于日俄战争爆发,铁路货物运输量大幅增加,因此从1904年新宿站~池袋站间的线路开始,至1910年除池袋站~赤羽站区间外全线实现复线化。
随着新的东京站完工启用,1919年山手线的运营区间一度与延伸通车至东京站的中央线连接,形成"の"字形的运行方式(中野站~东京站~品川站~池袋站~上野站)。直到1925年11月1日,上野站~神田站段完工,山手线才真正转变为环状的运营区间。原本山手线电车于田端站~田町站段,与京滨线(今:京滨东北线)电车共用轨道,1956年11月19日东海道本线架空电缆及东北本线架空电缆双复线轨道增设完成,山手线电车与京滨东北线电车分离运行,各自使用独立的轨道设施。1972年,赤羽站~池袋站段与山手线分离,1985年与新建的东北本线别线,组成"埼京线"运行系统。
日本铁道国有化之前
1872年6月12日,品川站~横滨站开业。10月4日,新桥站~品川站开业。
1883年7月28日,上野站~熊谷站开业。
1885年3月1日,品川站~赤羽站开业。
1890年11月1日,上野站~秋叶原站开业。
1901年8月1日,大井联络所站~大崎站开业。8月8日,日本铁道决定将品川线与丰岛线(未开业)整合成为山手线
1903年4月1日,池袋站~田端站开业。
国有铁道时代
1906年11月1日,山手线国有化。
1909年12月16日,东海道本线品川站~乌森站(今:新桥站)开业。
1910年6月25日,乌森站~有乐町站开业。9月15日,有乐町站~吴服桥站(废止)开业。
1925年11月1日,东北本线神田站~上野站开业,山手线开始环形运营。
1945年4月13日~5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盟军对日本实施空袭,田端站、莺谷站、东京站、高田马场站、池袋站、五反田站、惠比寿站和池袋电车区被炸毁,山手线全线停运。5月29日,重新运营。
1956年11月19日,田端站~田町站新线路铺设完成,山手线与京滨东北线分离。
东日本旅客铁道时代
1987年4月1日,国铁分割民营化,山手线划归东日本旅客铁道经营。
1990年6月8日,JR东日本在山手线推出广告包租列车"AD Train",所有车厢内广告由一家企业全部承包。
1992年5月21日,山手线列车安装防跌落挡板。8月1日,全列车禁烟。
2000年12月31日,为了迎接21世纪到来,山手线开行临时列车"21GO",该列车在2000年最后一天和2001年第一天连接的夜晚运行,由于列车名称的原因,本次临时列车由215系担任。
2009年9月7日~12月1日,为庆祝"山手线"命名100周年,E231系500番台采用昭和30年旧国电颜色涂装,车身附有明治制果株式会社的广告。
2015年4月12日,山手线神田站~秋叶原站间,一个已经废止正在拆除的架线柱超过施工界限倾倒在铁轨上,造成山手线和京滨东北线长时间停运,41万人受影响。
2020年3月14日,新车站高轮Gateway站开业。
日语拼读
早期山手线的日语假名与罗马字,都是直接依汉字发音拼为"やまてせん(Yamate-sen)"。但是自1971年起,当时的经营者--日本国有铁道决定将山手线全面统一拼为"やまのてせん(Yamanote-sen)"。关于作出这个改变的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国铁方面认为,依路线名称的起源来看,"山手"拼成"やまのて"比较合理;另一种是为了避免与横滨的根岸线山手站(やまてえき),以及后来兴建的神户市地铁山手线(やまてせん)相互混淆。
车站列表
车站编号及三字代码 | 站名 (中文,日文假名,罗马字) | 换乘线路 | 里程(东京起点) | 所在市町村区 | 车站开始运营时间 | ||
---|---|---|---|---|---|---|---|
JY 01 TYO | 东京 | とうきょう | Tōkyō | 东日本旅客铁道: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北海道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京滨东北线、京叶线、总武线(快速)、横须贺线、东海道本线、中央线快速、宇都宫线 东海旅客铁道:东海道新干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东京地下铁东西线、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三田线 | 0 | 千代田区 | 1914年12月20日 |
JY 02 KND | 神田 | かんだ | Kanda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中央线快速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银座线 | 1.3 | 1919年3月1日 | |
JY 03 AKB | 秋叶原 | あきはばら | Akihabara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中央总武缓行线、 首都圈新都市铁道:筑波快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新宿线 | 2.0 | 1890年11月1日 | |
JY 04 | 御徒町 | おかちまち | Okachimach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大江户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东京地下铁银座线 | 3.0 | 台东区 | 1925年11月1日 |
JY 05 UEN | 上野 | うえの | Ueno | 东日本旅客铁道: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北海道新干线、上越新干线、北陆新干线、京滨东北线、宇都宫线(东北本线)、高崎线、上野东京线、常磐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银座线、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 京成电铁:京成本线 | 3.6 | 1883年7月28日 | |
JY 06 | 莺谷 | うぐいすだに | Uguisudan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 4.7 | 1912年7月11日 | |
JY 07 NPR | 日暮里 | にっぽり | Nippor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常磐线 京成电铁:京成本线 东京都交通局:日暮里-舍人线 | 5.8 | 荒川区 | 1905年4月1日 |
JY 08 | 西日暮里 | にしにっぽり | Nishi-Nippor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 东京都交通局:日暮里-舍人线 | 6.3 | 1971年4月20日 | |
JY 09 | 田端 | たばた | Tabata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 7.1 | 北区 | 1896年4月1日 |
JY 10 | 驹込 | こまごめ | Komagome |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南北线 | 8.7 | 丰岛区 | 1910年11月15日 |
JY 11 | 巢鸭 | すがも | Sugamo |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三田线 | 9.4 | 1903年4月1日 | |
JY 12 | 大冢 | おおつか | Ōtsuka | 东京都交通局:都电荒川线 | 10.5 | 1903年4月1日 | |
JY 13 IKB | 池袋 | いけぶくろ | Ikebukuro | 东日本旅客铁道:埼京线、湘南新宿线 东武铁道:东上本线 西武铁道:西武池袋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东京地下铁有乐町线、东京地下铁副都心线 | 12.3 | 1903年4月1日 | |
JY 14 | 目白 | めじろ | Mejiro | * | 13.5 | 1885年3月16日 | |
JY 15 | 高田马场 | たかだのばば | Takadanobaba | 西武铁道:西武新宿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东西线 | 14.4 | 新宿区 | 1910年9月15日 |
JY 16 | 新大久保 | しんおおくぼ | Shin-Ōkubo | * | 15.8 | 1914年11月15日 | |
JY 17 SJK | 新宿 | しんじゅく | Shinjuku | 东日本旅客铁道:埼京线、湘南新宿线、中央线(快速)、中央总武缓行线(各站停车) 京王电铁:京王线 小田急电铁:小田原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丸之内线 西武铁道:西武新宿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大江户线、都营新宿线 | 17.1 | 1885年3月1日 | |
JY 18 | 代代木 | よよぎ | Yoyog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中央总武缓行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大江户线 | 17.8 | 涩谷区 | 1906年10月23日 |
JY 19 | 原宿 | はらじゅく | Harajuku |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东京地下铁副都心线 | 19.3 | 1906年10月30日 | |
JY 20 SBY | 涩谷 | しぶや | Shibuya | 东日本旅客铁道:埼京线、湘南新宿线 东京急行电铁:东横线、田园都市线 京王电铁:井之头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银座线、东京地下铁半藏门线、东京地下铁副都心线 | 20.5 | 1885年3月1日 | |
JY 21 EBS | 惠比寿 | えびす | Ebisu | 东日本旅客铁道:埼京线、湘南新宿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 | 22.1 | 1906年10月30日 | |
JY 22 | 目黑 | めぐろ | Meguro | 东京急行电铁:目黑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南北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三田线 | 23.6 | 品川区 | 1885年3月16日 |
JY 23 | 五反田 | ごたんだ | Gotanda | 东京急行电铁:池上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浅草线 | 24.8 | 1911年10月15日 | |
JY 24 OSK | 大崎 | おおさき | Ōsaki | 东日本旅客铁道:埼京线、湘南新宿线 东京临海高速铁道:临海线 相模铁道:相铁·JR直通线 | 25.7 | 1901年 2月25日 | |
JY 25 SGW | 品川 | しながわ | Shinagawa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东海道本线、横须贺线 东海旅客铁道:东海道新干线 京滨急行电铁:京急本线 | 27.7 | 港区 | 1872年5月7日 |
JY 26 TGW | 高轮Gateway | たかなわげーとうぇい | Takanawa Gateway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浅草线 京滨急行电铁:京急本线 | 28.6 | 2020年3月14日 | |
JY 27 | 田町 | たまち | Tamach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三田线 | 29.9 | 1909年12月16日 | |
JY 28 HMC | 滨松町 | はままつちょう | Hamamatsucho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单轨电车:东京单轨羽田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大江户线、都营浅草线 | 31.4 | 1909年12月16日 | |
JY 29 SMB | 新桥 | しんばし | Shimbashi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东海道本线、横须贺线 百合鸥:东京临海新交通临海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银座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浅草线 | 32.6 | 1909年12月16日 | |
JY 30 | 有乐町 | ゆうらくちょう | Yurakuchō | 东日本旅客铁道:京滨东北线 东京地下铁:东京地下铁有乐町线、东京地下铁千代田线、东京地下铁日比谷线 东京都交通局:都营三田线 | 33.7 | 千代田区 | 1910年 6月25日 |
JY 01 TYO | 东京 | とうきょう | Tōkyō | (接表头) | 34.5 | - |
备注:
在山手线的日暮里或者上野(需要步行至京成上野站才能换乘Skyliner)下车,乘坐京成本线或者Skyliner、Access特快,以及在池袋站、新宿站、涩谷站、品川站和东京站乘坐成田特快(N'EX)就可以到达成田机场
运营情况
运营概述
山手线作为连接首都圈放射线的环线,实施了高强度运行。
内回外回的区分
由于山手线运行系统是由东北本线、东海道本线和山手线等多个区间拼接形成的,呈现环形运行的样子,因此在方向区分上不是通过上行下行区分,而是被划分为内回和外回。
- 在环状线路左侧外侧行驶的顺时针运行的称为外回。(品川站→新宿站→东京站→品川站)
- 在环状线路右侧内测行驶的逆时针运行的称为内回。(品川站→东京站→新宿站→品川站)
发车间隔
为了满足东京都的旅客需求,山手线的发车数量非常多。
- 早晚高峰时间隔2~3分钟。
- 白天间隔4分钟。
- 夜间间隔3分钟。
- 靠近首发班次或最后班次的列车运行间隔会扩大。
虽然时刻表非常密集,但是平日早高峰的班次还是比中央线快速要少。
这是因为在新宿站等人流量大的车站需要更多的时间上下乘客,所以无法继续缩短山手线的运行间隔。虽然中央线快速在新宿站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但是中央线快速每个方向的车站都被设计为1面2线,同一个方向的快速列车和普通列车可以接替发车,但山手线由于占地原因无法像中央线快速那样修建更大规模的车站。
列车种类
山手线运行的列车除特殊的临时团体列车外没有其他列车种类的设定,全部各站停车,列车时刻表没有同向超越的情况。一圈的里程为34.5km,除去起点终点的停车时间,全程需要59分钟。
与京滨东北线的缓急分离运行
山手线本身没有列车类别设定,但是在京浜东北线快速运行的白天时段,山手线实行了在并行区间作为京滨东北线各站停车作用的缓急分离运行。京滨东北线的快速停车站之间,特别是田端站~上野方向间、上野站~东京方向间、秋叶原站~滨松町方向间和东京站~滨松町方向间的各区间乘车情况不同,利用京滨东北线的快速列车可以更快速通过,但是由于二者运行间隔不同,即使是利用更快速的京滨东北线也不一定能早到目的地。
山手线与大阪环状线不同,没有大阪环状线中的从其他线路直通运行而来的班次,也没有在环状线路中间折返的班次。
列车方向指示
列车投入运行后一般都会在同一个内回或外回中运行,以途中的车站作为终点站的班次只有上午去池袋站和每天晚上去品川站和大崎站的列车。
列车上的方向指示屏幕主要使用东京站、上野站、池袋站、新宿站、涩谷站和品川站的排列组合来实现,一般选择使用距离本列车行驶方向最近的两个车站来表示成"○○・○○方向"的样子。
例如:有乐町站出发的列车会在方向屏幕中表述为"品川 · 涩谷方向"。
内回:
东京至御徒町为:上野 · 池袋方面
上野至大冢为:池袋 · 新宿方面
池袋至新大久保为:新宿 · 涩谷方面
新宿至原宿为:涩谷 · 品川方面
涩谷至大崎为:品川 · 东京方面
品川至有乐町为:东京 · 上野方面
外回:
东京至高轮Gateway为:品川 · 涩谷方面
品川至恵比寿为:涩谷 · 新宿方面
涩谷至代代木为:新宿 · 池袋方面
新宿至目白为:池袋 · 上野方面
池袋至莺谷为:上野 · 东京方面
上野至神田为:东京 · 品川方面
列车编号
列车编号以时刻表上的分界点--大崎站为标准。
外回用奇数,
内回用偶数,
列车编号的组成:大崎站几点出发(24小时制)+该列车当日编号+G。
例如:大崎站出发的1152G列车代表:大崎站11时出发的52号内回列车。
耗时1小时回到大崎站的列车会在更换编号后继续运行,但是到大崎站就停止运行的列车除外。
其他车站发车的班次,且在00分前从大崎站发车的,列车编号前两位为"始发站出发时间(24小时制)-1"。
例如:目黑站11时整发车的、00分前又从大崎站发车的内回56号列车编号为:1056G
列车班次
山手线平日外回328班,内回322班,总计650班/日。
山手线周六休息日外回297班,内回286班,总计583班/日。
根据2007年3月18日的时刻表修正,外回在工作日的早上高峰时增加1班,傍晚高峰时削减1班,整体运行没有变化,休息日也没有变动,但是内回在工作日减少4班,周六和休息日减少5班。本次修改后,使得列车之间间隔2分25秒,1小时就可以运行25班。能进行这种修改的原因是因为山手线列车从205系更换成了E231系,车辆搭载的模拟ATC变成了数字ATC,运行间隔可以节约1分钟~1分钟40秒。
项目/时间 | 平日时刻表 | 周末、假日时刻表 | ||||||||||||||||||||||
内回 | 外回 | 内回 | 外回 | |||||||||||||||||||||
始发 | 终到 | 始发 | 终到 | 始发 | 终到 | 始发 | 终到 | |||||||||||||||||
大崎 | 池袋 | 田町 | 大崎 | 池袋 | 品川 | 大崎 | 池袋 | 田町 | 大崎 | 池袋 | 品川 | 大崎 | 池袋 | 田町 | 大崎 | 池袋 | 品川 | 大崎 | 池袋 | 田町 | 大崎 | 池袋 | 品川 | |
4~5 | 7 | 2 | 0 | 0 | 0 | 0 | 4 | 1 | 2 | 0 | 0 | 0 | 6 | 2 | 0 | 0 | 0 | 0 | 3 | 1 | 2 | 0 | 0 | 0 |
6~7 | 8 | 5 | 2 | 0 | 0 | 0 | 17 | 0 | 1 | 0 | 0 | 0 | 3 | 2 | 0 | 0 | 0 | 0 | 5 | 0 | 1 | 0 | 0 | 0 |
8~10 | 0 | 0 | 0 | 7 | 2 | 0 | 0 | 0 | 0 | 8 | 2 | 0 | 2 | 2 | 2 | 0 | 0 | 0 | 7 | 0 | 0 | 0 | 0 | 0 |
11~14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5~17 | 3 | 2 | 0 | 0 | 0 | 0 | 4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18~22 | 0 | 0 | 0 | 7 | 0 | 0 | 0 | 0 | 0 | 3 | 1 | 0 | 0 | 0 | 0 | 7 | 3 | 0 | 0 | 0 | 0 | 7 | 0 | 0 |
23~1 | 0 | 0 | 0 | 6 | 2 | 5 | 0 | 0 | 0 | 7 | 4 | 5 | 0 | 0 | 0 | 3 | 1 | 5 | 0 | 0 | 0 | 4 | 3 | 5 |
小计 | 18 | 9 | 2 | 20 | 4 | 5 | 25 | 2 | 3 | 18 | 7 | 5 | 11 | 6 | 2 | 10 | 4 | 5 | 15 | 1 | 3 | 11 | 3 | 5 |
计 | 29 | 29 | 30 | 30 | 19 | 19 | 19 | 19 |
临时团体列车
每年10月的休息日都会有不停车的临时团体列车经过山手线,这是由大崎市及其周边城市议会主办的"しながわ梦さん桥"活动,列车会从大崎站出发后绕行山手线一圈再回到大崎站,2006年前在内回运行,2007年后在外回运行。2016年10月运行的时候使用了当时新投入的E235系01编成,2017年时是第30次运行。
除此以外,每年8月最后一个星期六是JR东日本东京综合车辆中心的开放日,还会开行由企划申请者才可乘坐的团体列车,运行模式与"しながわ梦さん桥"活动一致。
跨年夜运行
山手线在跨年夜通宵运行,外回间隔10分钟,内回间隔12分钟。
原宿站会在参拜明治神宫人流高峰的时候开放使用临时站台。2020年3月21日原宿站临时站台被改造成正式站台并开始使用,这也使得原宿站成为了不对称的2面2线结构。
车票价格
山手线是东京都的交通命脉。为了与东京地下铁竞争,票价相对便宜。无论乘坐山手线的内回还是外回,票价始终在140~260日元之间,IC卡乘坐时133~259日元之间,儿童票半价。
使用车辆
现使用车辆
E235系0型--2015年11月30日开始
(详情跳转JR东日本E235系电力动车组)
已退役车辆
モハ10型
101系(车身全为黄色涂装)--1961年9月~1968年10月
103系--1963年12月~1988年6月26日
205系0型--1985年3月25日~2005年4月17日
E231系500型--2002年4月21日~2020年1月20日(已移交至总武·缓行线)
列车更换经过
E235系电车实际于2016年3月下线,2015年11月30日下午在大冢站开始运营,但因其制动系统存在严重问题,被迫停运进行检查。E235系已于2017年春天开始量产,2020年1月E231系500番台全部转配他线,此后山手线只有E235系0番台一种车型运行。